乐读窝小说

经济的坏脾气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经济的坏脾气

第二章 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3)

书籍名:《经济的坏脾气》    作者:张廷伟
推荐阅读:经济的坏脾气txt下载 经济的坏脾气笔趣阁 经济的坏脾气顶点 经济的坏脾气快眼 经济的坏脾气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经济的坏脾气》第二章 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其实,纸币本位制的这个特点像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了金融货币政策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只不过,信奉“要繁荣,发纸币”的约翰.劳坚持认为,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应当提供生产信贷和足够的通货来保证经济繁荣。他所说的货币供给中,包括了政府法定货币、银行发行的纸币、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不难看出,在约翰.劳的理论中,已经蕴藏了当代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一些基本观点。

约翰.劳在欧洲大陆游历了多年,每到一个国家,他上午的时间一般都是用来研究该国的财政、贸易,以及货币与银行方面的业务,晚上则是泡在当地的赌场里。大概在1700年,他在29岁的时候返回了故乡爱丁堡。在那里,他开始推销自己早在欧洲大陆游历期间就逐渐形成的理念:国家要繁荣,就要发行纸币。他本人对此深信不疑,因为相比传统的金币或银币,用纸币进行交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705年,他出版了《论货币与贸易: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一书。

当时苏格兰的经济正处于不景气时期,约翰.劳相信自己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经济不景气与货币有关。他在书中提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说法--“货币需求”,试图向读者说明,由于货币供给量太少,所以货币的利率太高,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约翰.劳声称,扩大货币供给量能够降低利率,而且,只要国家以全部生产能力运行,就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他还提出了另外一项建议:在苏格兰建立一家“土地银行”。该银行可以发行银行券,但发行银行券的价值绝不超过国家所拥有土地的价值。持有银行券的人可以获得利息,并且有权选择在特定时间将银行券兑换成土地。这个新的方案有两方面的优点:

●它将减轻国家的负担,即避免为了适应经济增长而购买越来越多的贵金属来铸造钱币。

●它将使国家更容易管理流通中的货币量,以便适应国家需求的变化。

这个建议非常好,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同时也引发了争议。批评者嘲弄这是一个“沙滩银行”,将会破坏国家的命脉。但是,另外有一些人则支持劳的想法,最后,议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辩论。然而,事情也就到此为止,大部分议员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方案。约翰.劳对此感到非常失望,再加上他又得不到英格兰法庭对他过失杀人罪的赦免(当时的英格兰与苏格兰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于是, 他又回到了欧洲大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经“赢”之道:台资企业成功密拾 京城大律师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8堂幸福课 决战就业:踢翻求职门槛 决战大学生就业 巨人团队:商业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创业团队 就业广东 九型人格销售经 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开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