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经济的坏脾气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经济的坏脾气

第三章 英国的“南海骗局”(1)

书籍名:《经济的坏脾气》    作者:张廷伟
推荐阅读:经济的坏脾气txt下载 经济的坏脾气笔趣阁 经济的坏脾气顶点 经济的坏脾气快眼 经济的坏脾气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经济的坏脾气》第三章 英国的“南海骗局”(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第三章1720:英国的“南海骗局”

我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天体的运动轨道,却无法计算出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

--在“南海骗局”中损失了2万英镑的牛顿感慨

如果我将我所知道的全盘揭露出来,那将是一个奇观,而会令世人惊愕不已。

--南海公司会计赖特

政府主导的“圈钱计划”

1688年,英国正面临一场危机。当时,国王詹姆士二世置大多数国民为新教徒的国情于不顾,企图重新将天主教定为国教,而且强行镇压反对派,解散议会,这使他处于众叛亲离的边缘。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者威廉三世看准时机,接受英国议会的邀请,亲率万余大军在英国登陆,英国人纷纷倒戈,使他轻而易举地攻下了伦敦,将岳父大人赶到了法国。威廉三世与其妻玛丽一起加冕为英国国王。

上台后的威廉三世在第二年,也就是1689年,就带领英国参与了欧洲殖民争霸的战争。这场战争从1689年到1697年,共持续8年之久。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体制的变革(由臣民自备武器随国王参加战争转变为雇佣军),使得英国的军费膨胀,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战争的巨大支出无疑消耗了财富,货币贬值成为必然。1696年,英格兰银行已经出现挤兑风潮。由于金价上升、银价降低增加了政府维持战争和军队的成本,政府被迫考虑货币重铸的问题了。

决定实施货币重铸以后,英国皇家铸币局和另外六个较小的造币厂同时开工铸造新币。这个时候,牛顿被调进英格兰皇家铸币局担任总监,并于1699年晋升为铸币局局长。但是由于铸币局的产量要比预想的少得多,在1696年3月26日至1697年1月1日,铸币局几乎没有承担什么铸币义务,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忙于从国外进口金币。

由于大量白银流失,铸币局几乎无银可铸,所以,到1696年6月底,只有12%的银币重新回到了流通之中。虽然牛顿在铸币的重量和纯度上实行了最严格的标准,但也无济于事,直到1699年,货币重铸也没有完成。公众对铸币失去了信心,议会也无法抑制黄金价格的上涨,因此,一方面在进行货币的重铸,一方面由于金银兑换率的不稳定,导致白银外流,黄金内流。牛顿也注意到,一个金路易在法国价值为17先令旧便士,而在英格兰为17先令6便士,这就使得金子大量流入伦敦。而银块的价格继续高于银币所代表的价格,货币重铸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在重铸期间投入到流通中的700万英镑银币很快就退出了流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717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经“赢”之道:台资企业成功密拾 京城大律师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8堂幸福课 决战就业:踢翻求职门槛 决战大学生就业 巨人团队:商业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创业团队 就业广东 九型人格销售经 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开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