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决策思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杂文随笔 > 决策思维

一、决定的六个心理陷阱

书籍名:《决策思维》    作者:王嘉陵
推荐阅读:决策思维txt下载 决策思维笔趣阁 决策思维顶点 决策思维快眼 决策思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决策思维》一、决定的六个心理陷阱,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根据John Hammond、Ralph Keeney和Howard Raiffa所做的研究,一般人在做决定时都容易陷入以下六个常见的心理陷阱。

1.锚的陷阱

锚的陷阱(Anchoring Trap),顾名思义,就是抛一个锚,船就被固定了。这个“锚”,就是一个先入为主的信息,可能是某专家或名人发表的心得,报纸、杂志发表的调查结果,根据历史数据所做的分析,或者领导者的一句话。这些信息对我们的影响就像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某一个点的周围,不敢离开太远。例如,领导者对某件事发表了个人的看法,下属就不敢有别的想法;一封电子邮件告知吃某种食物可能会导致癌症,尽管这封电子邮件的内容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有人看了,就不敢吃这种食物。这些都是锚的陷阱。

2.固守成规的陷阱

固守成规的陷阱(Status Quo Trap),即只照旧做事,没有问题就不愿改变。因此,创新、进步都不在思维的范围内。但如果一个现有的资源分配,完全是资源的浪费,我们还要维持现状吗?

我从1996年起在东京工作过七年。如果坐汽车去东京的成田机场,在距机场几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关卡,乘客会被检查护照。然而,必须有护照才能去机场吗?如果只是去接人,也一定要有护照吗?不应该是要出境时,才需要检查护照吗?还没有进机场就检查护照,这关卡有什么作用?虽然检查员非常客气,没让旅客感觉被骚扰,但我还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终于有位同事告诉我,在建造成田机场时,因为需要征收附近的农用地,再加上交通流量增大,农民觉得有噪声,所以就极力反对,并有些抗议的行为,甚至发生过一次暴力冲突。于是政府就设了一个关卡,在建设期间,没有工作证件的人不准进入这个施工范围。然而,机场建好后,那个关卡并没有被撤掉,却改为用于检查护照,因为总要找个理由来保留这个已经存在的关卡。

事实上,不需要护照也可以进机场,如果你真的说没有护照或没带护照,检查员也会让你过去,不可能叫你下车。所以,这完全是一个存在多时,却没有作用、浪费资源的关卡。然而,既然国家有这项资源和预算,又没有人抗议,大家就这样继续浪费资源。这就是固守成规的陷阱。成田机场投入使用几十年后才取消了这个关卡。

3.顾惜已支付成本的陷阱

顾惜已支付成本的陷阱,也可以叫作沉没成本陷阱(SunkCost Trap),一条船已经沉了,但是我们顾惜已支付的成本,硬是花更多的钱,把已成废铁的船打捞上来。这是最容易被赌场利用的陷阱,赌徒在输钱时,会因为不甘心而继续下更大的赌注,想把已输的钱赢回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也并不鲜见。比如,你本来不想买股票,但是你的朋友向你推荐说某家新上市的公司很有前途,其股票价格当时是10块钱。你买了之后,股价就一直涨,涨到15块、20块,你非常高兴,一直舍不得卖。结果,过了不久,股价一路跌下来,跌到5块钱。大多数人不会在5块钱的时候把股票卖掉,因为他们觉得:第一,我当初是10块钱买的,我现在不甘心5块钱就卖掉;第二,它曾经涨到过20块钱,我为什么现在要5块钱卖?

其实这就是顾惜已支付成本,而过去的成本,跟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决定是无关的。所有的决定都是关乎未来,而非过去。过去已没有决定可做了。我们应该考虑现在的5块钱投资在哪里会在将来带来最大的回报,而不是股价过去曾经涨到几块钱,因为这历史未必会在未来重复。但是我们的心理上就是有一个陷阱,顾惜那些已支付的成本,而不肯卖,不考虑其他更有回报的可选方案去运用这笔资源。

再比如,一个项目进行得不好,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可是既然已经投入一些资源,就这样放弃会不甘心,所以就硬着头皮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资金,想把它做好。这就是一个因为顾惜已支付成本,而增加更多成本的陷阱。如果这个项目已经做得不成功,需要有一个正确、客观的分析时,就不要去找那些当初赞成这个决定的人来分析,因为他们都跳不出这个陷阱,他们一定会说再多投入一些钱、一些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更好的决定就是用更少的钱与时间去达到同样的目标。

4.肯定证据的陷阱

很多陷阱都是相互关联的。在陷入顾惜已支付成本的陷阱时,我们常常会去收集一些证据,来肯定自己的决定。肯定证据的陷阱(Confirming Evidence Trap)指的就是,我们心中对某个决定已经有了一个倾向,于是就去收集各种肯定那个倾向的证据;对于逆向的、反对的证据,我们就故意忽略或轻视,而对于肯定我们倾向的证据,我们就特别注意,提高它的价值。

譬如说,我已经决定买某一个区的房子,我就会收集各种各样的证据来巩固自己的这个决定、倾向,说这个地区多么好,这个地区的房子有各种各样的优点。但是如果我的配偶说他不同意,他想去另外一个区买房子,他也收集了一些证据,我就会尽量去轻视、降低那些证据的价值,而抬高我的证据来肯定我的倾向。

又比如,有人会为保留日本成田机场外检查护照的关卡找各种理由,譬如提醒旅客别忘记带护照,或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等等,这些都是肯定证据的陷阱。因为我们心中已经认定日本人这样做不会没有理由,所以就替他们找借口。事实上,提醒旅客别忘记带护照,应该在上车时就提醒,而不是在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后再提醒。检查护照也不能保证安全,难道搞恐怖活动的人都没有护照吗?这都是肯定证据的陷阱。

5.框架陷阱

框架陷阱(Framing Trap)是更容易掉入的陷阱。比如,你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接到家乡同学的电话说,他的公司最近决定调他到深圳工作,他下个月就要带着妻儿来了,请你帮他在你家附近租套房子。你接到这个电话后,非常热心,立刻在你家附近做了大量调查,你去看了至少10套出租的房子,比较之下,向他推荐了3套,你甚至带着数码相机拍了很多照片传给他,请他选定后,你就帮忙去交订金。表面上看,你是很够交情的同学。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框架的陷阱。当初你的同学说,请帮忙在你家附近租一套房子,这就成了一个框架,你就在这个框架里面忙来忙去。其实,如果你真是一位好朋友的话,应当先来探索这个框架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在你家附近租房子到底对你同学合不合适。你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同学来深圳工作是在哪一区?离你家有多远?他的孩子几岁?要上什么学校?他来深圳要待多久?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否则他们一家大小搬来了,住到你家附近后才发现,每天上班路上要花一个小时,这个区域的小学又不理想,又因为租约而错过了买房的好时机……到时候他反而会怪罪你当初不为他着想。你尽心竭力地帮忙,却帮了倒忙。这就是一个框架的陷阱。

有的时候,老板交代工作,往往因为一句没有多加解释的话,员工就被局限在一个框架里面跳不出来,没有花心思或者不敢去探究老板所给的这个框架本身是否正确,当然也就可能白忙一场,并做了不理想的决定。

6.估计和预测的各种陷阱

估计和预测的各种陷阱(Estimating and Forecasting Trap)包括过于自信陷阱、过于审慎陷阱、追忆陷阱等等。为了做出关于未来的决定,我们需要做一些对未来的估计和预测,但是我们的估计常常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数据得来的。如果过去的经验是成功的,我们就有可能过分自信;而过去的经验如果是失败的,我们就可能会过分谨慎,其实这两者都不是帮助我们面对未来的好方法。追忆的陷阱,就是我们根据记忆中某一重大事件的印象或某个特殊的案例,来评论未来,以偏概全。这些都是在预测未来时容易掉入的陷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 意志力陷阱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 心理韧性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