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企业过冬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哲学心理 > 企业过冬

软传播的三大法则

书籍名:《企业过冬》    作者:石章强
推荐阅读:企业过冬txt下载 企业过冬笔趣阁 企业过冬顶点 企业过冬快眼 企业过冬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企业过冬》软传播的三大法则,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软传播的三大法则

“硬”下的传统品牌形象传播往往呈现出信息量大、密度大,但同质化高,传播的内容、方式、视角都具有较为单一的特点。相对“硬”而言,“软传播”则倡导从品牌形象传播的视角着手,注重挖掘品牌形象传播的边际内容,以轻柔的方式潜入社会公众头脑。

法则一:平民视角。

品牌形象传播的受体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部分。内部公众是指品牌机构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外部公众泛指品牌所面对的广大社会公众。因此,针对品牌形象传播受体的不同类型,品牌形象传播应该有所指向性,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受体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等。然而,传统的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传播者传播什么,怎样传播都要以自身立场出发,以自己的视野看问题。传播视角的“仰视”,使得很多品牌形象传播信息“政治气”太重,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之感,导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总是隔着一道鸿沟。传播视角的“俯视”,品牌形象传播通常以一种高姿态“打量”受众,致使传受双方地位严重失衡。传播视角的偏离和传受关系的错位容易导致传受之间缺少交流、缺少认同感。“软传播”倡导的是传受之间的“平视”,有利于品牌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法则二:边际入手。

品牌形象传播活动有一种倾向,内容指向性太强,忽视品牌形象传播的边际内容。即品牌形象传播活动只关心与品牌形象直接相关的信息,如传播内容过分强调“企业形象”、“品牌理念”的传达,往往导致传播内容过“硬”,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软传播”注重传播边际的挖掘,倡导从品牌形象传播的边际入手,细腻地挖掘与公众生活贴切的人和事,使品牌形象传播内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取得良好的边际效应。品牌形象传播活动的边际内容,使得品牌形象传播更具人性化、趣味性,品牌形象传播内容不再生硬难啃,而是充满了趣味和情感的精神“大餐”。传播媒介对品牌行为的解释也更加有人情味,更加贴近公众生活,更富有传播效果,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更易在公众的现实体验中得到树立。

法则三:轻柔打动。

在传统的品牌形象传播活动中,行文方式千篇一律,生硬的内容铺天盖地,缺乏亲和力,难以打动社会公众。“过强”、“过硬”的表达方式易“刺伤”公众,造成公众的逆反心理,对相关信息“拒之门外”、“敬而远之”,传播效果无从谈起。“软传播”倡导运用轻柔方式把品牌形象传播内容“细细诉说”,注重传播内容的动态性、现场感、亲和力和贴近性。

软传播的八仙过海

“硬”下的传统品牌形象传播往往呈现出信息量大、密度大,但同质化高,传播的内容、方式、视角都具有较为单一的特点。相对“硬”而言,“软传播”则倡导从品牌形象传播的视角着手,注重挖掘品牌形象传播的边际内容,以轻柔的方式潜入社会公众头脑。

1.企业内刊:品牌软传播的细菌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12000多种,总印刷量达1000万份左右,而且数量每年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

内刊作为企业自有的一种媒介资源,与企业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是最了解企业,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企业所掌控的的一种媒体。它凭借信息资源的垄断性、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等优势成为外界获取企业信息的重要途径,无论对于消费者、媒体、广告公司、竞争对手,还是政府机构,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吸引力。企业领导应该看到内刊的这种独特传播魅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信息传播,将内刊视为企业的“发言人”,或者是一张有魅力的“名片”。

而在内刊的运作中融入整合营销传播,从内容和渠道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就会使内刊的传播活动的效果最大化。

从内容上讲,内刊在对内传播时,根据企业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对需求相对强烈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从而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提供帮助。在对外传播时,则与企业的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协调、沟通,力求做到对外发布信息的精准、统一。

从传播渠道上看,企业在运用内刊行使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的职能时,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作为整合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和外部的其他各种资源紧密结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传播效应。

2.企业家品牌:捆绑式传播

从国际来看,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巨人屹立,即企业家品牌或企业家精神的人格化。

从国内来看,企业家品牌往往以总经理、董?长等为载体,通过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因素进行塑造,并成为社会公认的品牌效应。像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蒙牛的牛根生、万科的王石等,都形成了企业家品牌效应。他们既代表着企业,又作为社会名流而存在,自身的美誉度为企业增加了不少无形资产。频繁的社交活动和公众亮相率,实际上给企业品牌做了免费广告。

所以说,企业家品牌不仅是形成整体品牌的第一步,也是企业整体品牌形象的基础。

目前,中国企业家的品牌塑造呈现出较为普遍的“三化”特征,即“脸谱化”、“娱乐化”和“神话化”。同时,一些企业家由于对自身品牌建立的模式与内涵缺乏充分的了解,常常容易掉入以下四大陷阱:其一,个人声望重于企业名气;其二,做秀重于练内功;其三,人治重于法治;其四,重政府轻市场。

3.企业网站:传播最优化

企业网站不仅代表着企业的网络品牌形象,同时也是开展网络营销的根据地,网站建设的水平对网络营销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好的网站就可以实现传播和服务的最优化,它包括:品牌形象链接和传播、产品及服务展示、新闻与信息发布、顾客响应与服务、顾客关系维护与数据库建立、网上调查、电子商务、企业OA以及媒体桥梁等等九大手段与作用实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企鹅凶猛 破天荒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全都是演员:白骨精的职场私房话 圈单 趣味经济学100问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注解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