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哲学心理 >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第1节:走近"新千年集体主义分子"(1)

书籍名:《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作者:马丁.沃尔夫
推荐阅读:全球化为什么可行txt下载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笔趣阁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顶点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快眼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第1节:走近"新千年集体主义分子"(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第一章 走近"新千年集体主义分子"

假如美国经济分裂为50个州,各自设立了阻碍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进出的关卡,你会认为美国人的福利将因此得到增加吗?假如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资本市场,让GE、微软、IBM这样的企业只能在其中一个州里开展业务,你会认为美国人将从中获益吗?在那样一个"美利坚不合众国"里,不存在跨州的直接投资、统一的资本市场和贸易,人民的生活水准无疑会迅速下降。有的州甚至会成为监狱,把绝望而沮丧的人民封锁在其中。同理,假如决策者们让欧洲经济陷入分裂,回到1945年时那种相互隔绝的民族国家经济体的状态,那里也必将爆发类似的灾难。

然而,这正是目前世界上某些被隔绝的地区的命运。假如那些批判全球化的人们得势,还将有更多的地方陷入这一泥沼。他们到底凭什么认为,把世界经济分裂为200多个完全自给自足的片断,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或许有的大经济体,例如美国,还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繁荣。可是那些规模很小的经济体呢,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爱尔兰……它们的未来会在哪里?

此外,为什么世界经济只能分裂成200多个片断呢?为什么不可以继续分解成1万个国家、60万个部落甚至60亿个可以自给自足的个人?在这里我们不知道什么层级的集体单位才是"合适的",也找不到"合适的"的自给自足程度。如果有人以为人类现有的政治边界是自然形成、不可避免的,那其实是无稽之谈。同样,如果有人以为每个国家单位都应该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实际上也极其荒谬。今天的国家概念不过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很武断地留下的遗产。追求自给自足的运动,其逻辑归宿注定是个人的自治,也或许是达到家庭的组织层次。它将会让我们的未来大倒退,回到远古的中石器时代。

进一步分解我们这个本已割裂的世界经济是没有意义的,人们需要关心的应该是如何让世界经济能有效运转,让它的机制更接近于今天的美国,或者至少是欧盟的状态。这绝无可能吗?并非如此。这并无必要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全球化太多,而是太少。经济一体化的潜力才刚刚得到释放,假如我们想提高全世界穷人的生活水平,那就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全球市场。社会民主主义者、古典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民主主义者应该团结起来,保卫和促进全球经济的自由化,抗击那些从内部和外部纠集起来的对手。这就是本书的主旨。

反全球化运动简介

经济一体化的支持者们发现自己面对各种各样的对手。在20世纪90年代,如果有人召开一次由商人、国际组织或西方国家政府首脑参与的大规模会议,而没有众多愤怒乃至带有暴力的抗议者们前来捧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加拿大观察家西尔维娅·奥斯特里把这种抗议活动称为"持不同意见运动"3,而我认为应该命名为"反全球化运动"。组织者们被迫缩短甚至取消会议,或者把会场挪到遥远的或保卫严密的地方,例如2001年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就安排在卡塔尔召开。在苏联崩溃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度无敌于天下,可是短短10年之后它又陷入疲于招架的窘境。苏联的消失,以及它试图创造非市场主义经济体制的失败,似乎反而解放了人类的乌托邦梦想,大家的想象力不再需要受到正在发生的事实的约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都是演员:白骨精的职场私房话 圈单 趣味经济学100问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注解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 学姐的秘密 痛才是成长 价值发现: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