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哲学心理 >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第35节:不平等带来的愤怒(16)

书籍名:《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作者:马丁.沃尔夫
推荐阅读:全球化为什么可行txt下载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笔趣阁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顶点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快眼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第35节:不平等带来的愤怒(16),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简短地说,有充分理由认为世界银行高估了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同时低估了减贫的幅度。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必然意味着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平等状况有严重恶化。这在逻辑上是有可能的,因为有许多穷人居住在非常落后的邦里,如北方邦和比哈尔邦。但印度政府自己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个猜测。我们可能不会像巴拉那样过于乐观,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1993年购买力平价)的人口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44%下降到2000年的13%。但印度乃至整个世界的贫困状况的减少幅度,很可能要比世界银行估计的大得多。

不消说,这样的看法很多人并不接受。与萨拉-伊-马丁同样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托马斯·波吉(Thomas Pogge)和桑贾·瑞迪(Sanjay Reddy)认为,如果说世界银行的数字不够准确的话,那也是因为估计过于乐观了。他们特别指出,用这样一个测量标准(按1993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每天生活费低于1.08美元)比较世界各地的贫困,犯了三个方面的原则性错误:第一,世界银行采用的国际贫困线"并不能满足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因此,"这样的贫困线对贫困的估计毫无意义";第二,"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没有考虑人类需要的基本资源的估值";第三,"现有的对于贫困的估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们对于许多基本参数的数量变化非常敏感,其依靠的数据又非常有限甚至完全缺乏"。

我们先承认大部分批评的合理性。很显然,在把各个国家的数据转换成购买力平价时,购买力价格本身就是反映经济体平均水平的数据,并且每年都在变动。所以客气点说,这是个比较粗略的简化做法。同样,每天1美元的标准本身是基于主观判断,对于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含义。的确如波吉和瑞迪所言,按照购买力平价换算会涉及许多非贸易的服务的价格,将导致对穷人的真实收入水平的估计出现较大并不断扩大的误差,因为后者消费的产品的比重一般高于富人。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就应该设置更高的贫困线。同时,这可能还意味着贫困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银行的估计。因为在高速增长的国家里,商品的价格通常会相对下降。

但主要的问题在于,对研究数据改进是否容易做到?波吉和瑞迪认为,这样的测算不应该采用主观决断的收入水平,而是针对必要的生活能力--卡路里和基本营养。他们提出,"人们需要获得一定的收入来避免贫困,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上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使用当地最合算的商品组合,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相关保证"。这个建议看来是符合人们的直觉的,实际上,长期以来的经验表明,在不同国家就贫困水平达成一致意见几乎没有可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都是演员:白骨精的职场私房话 圈单 趣味经济学100问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注解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 学姐的秘密 痛才是成长 价值发现: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