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大人物的小脾气

书籍名:《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作者:周膺
推荐阅读: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txt下载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笔趣阁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顶点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快眼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大人物的小脾气,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大人物的小脾气

程颐是一代重儒,严毅庄重,很拘泥于礼仪。有一次年幼的皇帝折了根柳枝,他就说,正当春和之时,万物生长,不可坏了天地间的和气。苏轼自由旷达,琴、棋、书、画等无所不玩,不仅戏谑同僚、师长、友人、弟子,还好歌妓,于学问上则儒、佛、道、纵横诸家兼收,散漫得很,自然看不惯程颐。国忌日时,程颐在相国寺主持祈祷仪式,叫吃素时,苏轼便讥讽他:“你不好佛,怎么吃素的?”司马光死的时候,正值朝廷有重大庆典,百官在庆典后想去凭吊,程颐阻拦说:“你们今天既然要哭司马光,就不能在庆典上欢歌。”苏轼忍不住说:“这是那个活见鬼的叔孙通制订的礼仪。”看见程颐主持司马光的丧事毫无闪失,苏轼就说:“你主持丧礼真是熟练啊!”接着又是尖刻的一句:“父亲死而葬时行丧礼。你父亲很健康,怎么也做丧礼?”程颐气得答不上话来。程颐是理学大家,他以“性”为中心命题建立了博大而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他曾说,“性即是理”,即是道德之本原,人“性”常受物欲蒙蔽,“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苏轼挖苦他,并把“性”说成等同于饥来吃饭、渴来饮水、男欢女爱。苏轼的解释自有其道理,但他缺乏程颐那种哲学思维能力,说得不着边际,程颐内心里十分看不起他的这种浅薄。当时苏轼仰仗出身名门,当着礼部员外郎,又得太皇太后宠幸(时因哲宗年幼,她正垂帘秉政),而程颐不过微薄君子,是在司马光、吕公著的推荐下入朝当崇政殿讲读的,没什么靠山,所以对苏轼忍一口气。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在主持朝廷考试时出策论题,其中点到朝廷如果学习仁宗的忠厚,怕百官不尽职守或玩物丧志,如果效法神宗之励精图治,怕大臣们不识其意,还点到汉朝文帝、宣帝的典故,程门弟子左司谏朱光庭便抓住“辫子”指控苏轼诽谤仁、神二帝,加以弹劾。苏轼叫苦不迭,自辩不清,幸亏同乡、右司谏吕陶出来说话,太皇太后又加以袒护,才算熬过去。但是,由于程颐是洛阳人,苏轼是巴蜀人,此后洛蜀党议的说法便传播开去。

在宋代,“朋党”之嫌是非常忌讳的,很容易授人以口实。当时司马光门下的一些官僚十分老辣,结成一伙,被后人叫做朔党,便得观鹬蚌之争的渔翁之利。程、苏争论各方都只有一二名“同伙”,程颐方为朱光庭,苏轼方为苏辙、孔文仲,其余一般史籍上所排列进去的吕陶,其实只对程、苏各作公允的评价,贾易则是借机对苏轼发私怨,与程颐并无干系。但是朔党对他们都作夸大,大加发挥。这时候迂腐的程颐,在讲课时发现皇帝生病未来,又得知太皇太后独自上朝,便不合时宜地对宰相吕公著说这不合规矩,还说皇上生病宰相不知令人寒心云云,激怒了太皇太后。有人发难,朔党乘机群起而攻之,程颐很快被黜出朝廷。由于他在朝中没有势力,元祐年间也未得翻身。剩下的对手是苏轼。苏轼早已是朔党的眼中钉。早先经司马光推荐,苏轼曾有望做宰相,朔党人就上言说,苏轼不过会写写文章,当个翰林学士已经很不错了。国朝宰相赵普、王旦、韩琦,都不是以文称能的。洛蜀党争后,他们逼得苏轼抬不起头来,心理压力很大,在朝中活得疲惫不堪,所以被迫数次上章乞求外放,曾知杭、颍、扬、定诸州,求得暂时的耳根清静。更糟的是,洛蜀怨恨一直为程、苏的后学和子孙继承下去。直至南宋,理学家朱熹还对苏轼骂不绝口,甚至诬言北宋末奸宦梁师成为其遗腹子。明代程敏政著《苏氏梼杌》,称要复洛蜀九世之仇。《宋史》上评价说“始以党败人,终以党败国”,是一痛心语。明代张溥曾经很诚恳地告诫人们,程、苏两贤本无什么罪责可指,只为了只言片语而成嫌隙,同室而操戈,最终两败俱伤,让小人一并击之。《续资治通鉴长编》评价说,熙宁间王安石新法之争出于公,元祐之争则出于私,元祐君子之过大。

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曾说:性格决定命运。我写作此文的时候想到,学问、思想本来与人之性格属两码事,可是事实上有某种性格之人一旦沾上学问、思想,非但这种性格会成为学术品格,学问、思想也极易带有某种性格特征,极易变成偏好和意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于人生事,成也天性,败也天性,成也学问,败也学问。怎么来对待学问,值得我们考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宋朝开国六十年 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 太阳神赫鲁斯:古代神灵与工业文明最后之决战! 太空独舞 太空步 她可以当总统 所有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