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苏联专家在中国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苏联专家在中国

苏联专家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18)

书籍名:《苏联专家在中国》    作者:沈志华
推荐阅读:苏联专家在中国txt下载 苏联专家在中国笔趣阁 苏联专家在中国顶点 苏联专家在中国快眼 苏联专家在中国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苏联专家在中国》苏联专家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18),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959年9月30日见到赫鲁晓夫,毛泽东又得意地说,美国人“以为我们在炮打金门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其实,那时我们双方并没有谈这个问题”。就在炮击前十几天,周恩来写信赫鲁晓夫,要求苏联在9月提供米格-19C型歼击机30架,并且附带C-5型火箭32000发及其他供半年用的装备和器材,但信中仍然没有提到即将开始的军事行动。赫鲁晓夫为此十分恼火,事后曾当面质问毛泽东,还抱怨说,作为盟友,苏联不知道中国明天会做什么。在他看来,中国的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不啻为对苏联这个盟国的蔑视和侮辱。

其二,毛泽东有意对苏联隐瞒这次军事行动,无疑是以实际行动显示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具有独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正如危机期间外交部给驻外使馆的一份指示电所说,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至于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步骤”,“要由我国根据情况来决定,不容许任何人干涉”。对此,苏联大使馆当时是有体会的:“中国人现在表现出来的倾向是要自己解决亚洲问题,他们并不认为有必要与我们商量他们计划中的行动,尽管当局势失控的时候他们会指望得到我们的支持。”在后来与毛泽东讨论这个问题时,赫鲁晓夫为此大动肝火,他一再强调,尽管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事关全局,而盟国之间应该在重大问题上交换看法,协调政策。毛泽东却寸步不让,坚持中国有权利独自解决台湾问题。在赫鲁晓夫看来,这种态度显然就是对莫斯科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领导地位的挑战。

其三,炮击行动本身充分表明中国不赞成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对外政策。与苏联试图通过谈判与西方实现缓和的做法相反,中国摆开了一副诉诸武力的架子。苏联大使馆的报告指责说,中国的做法将“导致恶化国际局势这种可能性的出现,并促使美国方面采取战争边缘政策”。在苏联人看来,国际局势紧张从根本上讲是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利益的。但毛泽东恰恰认为,既然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那么对帝国主义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中国也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因为“国际紧张”实际上对美国不利,紧张局势“可以动员全世界人民”与美国进行斗争,从而破除对美国的迷信和恐惧。《

其四,中国拖延向苏联提供在台海空战中获得的一枚美国“响尾蛇”导弹,从而激怒了赫鲁晓夫。在9月24日温州地区的空战中,国民党空军发射了5枚美国“响尾蛇”导弹--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其中一枚弹头坠地而未爆炸。中国政府发动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并将导弹的部分残骸作为美国的罪证在北京展出。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苏联军方的极大兴趣,并提出把导弹残骸送往苏联进行研究。但苏方几次索要,中方开始不予理睬,后来又推说正在研究这枚导弹,不能提供。这个答复使赫鲁晓夫非常气愤,于是决定拒绝向中国提供本应交付的研制P-12型中程弹道导弹的资料,还通过苏联顾问表示了对中方做法的不满。几个月后,当中国不得不转交这枚已经拆卸多次而无法复原的“响尾蛇”导弹时,苏方研究人员发现缺少了一个关键性部件--自动导向系统的红外线传感器。在赫鲁晓夫看来,中国的所作所为哪里还像是苏联的盟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苏联遗传学劫难 苏东坡这个人 宋美龄全纪录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宋朝开国六十年 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 太阳神赫鲁斯:古代神灵与工业文明最后之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