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苏联专家在中国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苏联专家在中国

赫鲁晓夫宣布全面撤退苏联专家(25)

书籍名:《苏联专家在中国》    作者:沈志华
推荐阅读:苏联专家在中国txt下载 苏联专家在中国笔趣阁 苏联专家在中国顶点 苏联专家在中国快眼 苏联专家在中国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苏联专家在中国》赫鲁晓夫宣布全面撤退苏联专家(25),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至此,中苏之间关于撤退专家的争论暂时平息了,直到三年后在中苏政治大论战的高潮中才翻出老账,旧话重提。至于说到苏联全面撤退专家对中国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过去似乎估计过高。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官方过分强调了苏联撤退专家在造成1960年代初经济困难中的作用。实际上,如前文已经指出的,从1957年起,在经济援助领域的苏联专家就开始逐渐减少了。如果说专家撤离造成的困难,那么主要也是在军事工业系统,因为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的是国防工业,在这方面聘请的苏联专家也最多。根据苏联驻华使馆1960年年度工作报告中引用的数字,截至1960年7月1日,在中国的44座城市和34个部委系统中有1292名苏联专家在工作,就经济专家而言,一机部467人,二机部252人,冶金部101人,水电部60人,化工部37人,地质部和地质总局27人。此外,医疗保健系统21人,教育部系统28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从事经济建设的1150名苏联专家当中,80%以上的人在国防企业或与国防工业相关的部委(如一机部、二机部)、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工作。而在煤炭部、石油部、农业机械制造部、建设部、轻工部、农业部、农垦部以及铁路运输和通讯等部门,都只有1-7名苏联专家工作,在水产部、粮食部、纺织部等系统,则已经没有苏联专家了。所以,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说,苏联专家的撤离是有一定影响,但造成1960年代初经济滑坡和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己的政策失误,而与苏联撤退专家没有直接关系。

正如有些俄国学者批评的:撤退专家并非是出于需要,而是赫鲁晓夫的毫无理智的行为,这给中苏关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甚至成为中苏分裂的重要原因。著名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麦德维杰夫曾经评论说:赫鲁晓夫撤退专家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其理由也是站不住脚和含糊其辞的,而且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使得中苏关系走到了无法恢复的地步。不管怎样,到1960年底,在中国大地上只剩下1名苏联专家了。

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由这些专家维系和传递的中苏友谊也从此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是人们的思考和回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苏联遗传学劫难 苏东坡这个人 宋美龄全纪录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宋朝开国六十年 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 太阳神赫鲁斯:古代神灵与工业文明最后之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