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所有的乡愁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所有的乡愁

第七章死的光荣(4)

书籍名:《所有的乡愁》    作者:何大草
推荐阅读:所有的乡愁txt下载 所有的乡愁笔趣阁 所有的乡愁顶点 所有的乡愁快眼 所有的乡愁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所有的乡愁》第七章死的光荣(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金稻儿在铁相庵里捱了三天,竟拣回了一条命。

三三

金稻儿是在尼姑们的细手上长大的,长到八、九岁,唇红齿白,出落得像个标致的小姑娘。满了十二岁,主持老尼给他剃度了,还取个非僧非俗的名字,叫“渡江”。不过,很少有人叫渡江是渡江,庵里都叫他是“娃娃”,或者“我的娃娃”。娃娃身子孱弱,尼姑们托了钵,穿乡过镇去给他求羊奶、牛奶、人奶,还买鱼给他熬鱼汤,熬得雪白,肉和骨头都成了糊。村里杀年猪,有人家请了去念往生咒,就讨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回庵剁了给娃娃做元子。主持老尼俗家成都府,待娃娃叫得清师太、师父、师伯、师叔、师姐了,就掐了葱、苗,和了豆豉,亲手给他炒川味回锅肉,香得扑鼻子,是真正的佛跳墙。这娃娃就恃宠而娇,在地上、墙上磕一下,或者谁说了他半句的重话,也不哭,也不闹,却是埋了头,死也不吱声,尼姑们托住他下巴让他抬了头,就看见他一双大眼,泪水汪汪的,把她们心痛得赶紧抱住,不住口叫“乖娃娃”。

逢年过节,主持老尼会打发娃娃回包家镇老家探亲。

回了老家,他却依旧是稻儿。他不晓得爹已经早没了,当然,他也从没听说过爹是何人,人在何方。他娘包双双,寡言少语,只木木地盯着他看。他长得不晓得像谁,瘦得如一根豆芽,披着袈裟,头皮精光,吃饭要先打阿弥陀佛。双双看他,是看儿,也是看生人,心里像堵着一坨铁。

金满堂和老婆早被金有种的死讯摧垮了,头发全白,端一碗饭手都打哆嗦,说一句话就流口水,是活不了几年的老人了,根本不晓得该怎么跟这个小和尚亲热,虽然他还叫稻儿,还是他们的独孙孙。稻儿看他们,也没有话好说。吃的呢,因为稻儿算出家人,回家总是一桌萝卜白菜,清汤寡水,吃得他肚子里发酸,却也不说破自己在庵里是不忌鱼肉的。捱过一夜,明天该回庵子了,爷爷、奶奶松口气,往他手里塞几个白面馍馍,或者一块糯米糍粑,叮咛天冷要加衣,走路要走大路,就去木工房里劈木头、锯板子。

双双却咬紧了嘴巴不说话,也不给稻儿塞东西,也不送出门,只怔怔看着他,看得他发怵。他埋了头,鞠个躬,双手合十,退出门去。

稻儿自懂事起,就是害怕母亲的。

回铁相庵的路有两条,一是顺着江岸走,这就是大道。还有一条自然是小道,从包善人家两全庄门楼前抄过去,要省下大半里。包忠良新近豢养了一条大黑狗,就放在院门前巡游,专咬借道的、要饭的,不晓得多少人曾被它撕得血淋淋。但稻儿大道走腻了,江上百舸争流,也成了寻常的一幅画,走着走着,就岔到了石板小道上。小道掩在油菜地里,正是清明过后,下过酽稠的雨水,油菜花落得满地是金,鼻子里都是水烟气和油菜香,他手里的钵,盛着奶奶刚从蒸笼里取出的一块热糍粑。穿出油菜地,就望见一箭之外,两全庄门楼巍巍,成排成排的枣树、桑树从庄后抄出来,一直环住门口小河、拱桥、一片大晒场,说不出的富贵气逼人。他稍一踌躇,还是径直走过去。

走了几步,忽然听到前边有马咴咴嘶鸣,刚刚还在耳边,眨眼间就嘚儿嘚儿冲到了跟前来,马上一个黑绸、魁梧的中年汉子,正是两全庄的少爷包忠良。

包忠良左颧骨上的红胎记和人一样长大了,闪闪发光,看去总是喜气冲天的。然而,他百事顺遂,还是有一大忧心:先后娶了四房太太,生了十一个孩子,却全是女儿,没一个是带葫芦的。他早晚都向菩萨烧香、磕头、滴泪,念叨祖上积德不浅,不该断子绝孙。磕头完了,就是驱犬跑马,放鹰驰猎,以消胸中的块垒。他体壮胸阔,猎物不分人畜,田野上的飞禽走兽,路边的媳妇、姑娘,都有兴致收入囊中。

当金稻儿在包忠良眼里一现身,他自然舍不得错过,当即纵马赶来,身后紧跟着大黑狗和挎了盒子炮的家丁。马蹄几乎踢到稻儿脸上了,他才一勒马缰绳,拿鞭梢指着稻儿的脸,笑嘻嘻问:“尼姑庵养了个俊俏小和尚,莫非就是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孙子大传 孙多慈与徐悲鸿爱情画传 随军慰安妇 以王之名3 以王之名2 以王之名1 遗忘在时光深处 一起来看流星雨 一路繁花相送 一个人的梦想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