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1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1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开启西域之行
    0 1
    终于来到了西部边城——喀什。
    在飞机下调高度计划落地时,我就开始琢磨旅行游记的卷首语,左思右想,觉得“边城”这一称谓最为合适。
    就这样刚想好,飞机便降落在了喀什机场上。驾驶员技术很是娴熟,这架搭载着二十四人的小型飞机落地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颠簸。
    从乌鲁木齐开始就和我们同行的阿布都拉最先走下舷梯,和前来相迎的人一一握手。阿布都拉先生是维吾尔族人,目前在乌鲁木齐工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事接待处处长,不过他的故乡就是喀什,而且他也曾在喀什任教,所以此次他也称得上是因公返乡了。到机场迎接的人,似乎都是他的旧识。
    我也迅速走下飞机,在阿布都拉的介绍下,和前来相迎的喀什外事处主任刘家祥、妇联主任阿伊姆哈等人亲切握手。我这次是和妻儿一起过来的,因为有女客,当地特意安排了女干部前来接待。
    “一路辛苦了。”刘主任问候道。
    其实我并没有感到辛苦,反倒有一种喜悦之情奔涌而出。踏上天山南路的土地,是我三十年前学生时代的梦想。如今来到这里,虽然人还站在水泥铺就的机场路上,但心早已飞到喀什的热土上了。
    于是我回答道:“没有没有,一点儿也没有,很高兴能来到这里。”
    “下次您再来的时候,情况会更好些。”刘主任一直在留意我的表情。说完,他开始环顾四周。我也随着他的视线望去,发现机场跑道正在施工扩建。
    “10月开始就可以起降大一点儿的飞机了。”刘主任补充道。
    后来我才知道,刘主任所说的大飞机就是指载客量可达四十八人的机型,正好是这次我们所乘坐飞机客容量的两倍。载客量二十四人的是小型机,四十八人的是中型机,二者有着天壤之别。小型机不能飞太高,也无法飞越天山山脉。乌鲁木齐到天山南路是西南走向,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到两地之间有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高山横亘绵延,因此,从乌鲁木齐起飞的小型机必须先要绕飞东南方向。由于选择了穿越山岭的航线,所以虽说是空中飞行,实际上和以前的商队行走路线并无二致。如果是中型飞机的话,就可以选择最短路线,悠然地飞越天山,也不会像小型飞机那么颠簸。
    现在,从乌鲁木齐到天山南路有两条民航线路——
    A.乌鲁木齐-阿克苏-和田
    B.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
    A为中型飞机航线,B为小型飞机航线。所以,飞往喀什只能乘坐小型飞机了。
    这天是7月23日,正好是农历大暑,塔里木盆地上空的云雾比平时更加厚重。就连中途经停的机场也在播放“今天因天气原因可能会导致飞机颠簸,请各位旅客注意安全”的提示。想必刘主任已经了解了当日的天气情况,他口中的“辛苦”应该暗含这层意思。
    不管是坐赛斯纳机还是软座红蜻蜓机,也许是因为我带有一颗欢愉之心的缘故吧,虽然飞行有点儿颠簸,但我却并未因此放弃前行的计划。当我们落地后,才发现容易兴云起雾的天空却一片晴朗,我的心也随之更加豁然。
    我激动得吞咽了几下,只是想着自己来到了满怀憧憬的位于天山南路的西部边城喀什,便禁不住内心翻腾。我下意识地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思绪从现实世界抽离,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件件往事。
    
    0 2
    从日本出发的时候,我并没有决定前往喀什,而是想到景德镇看看。景德镇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瓷都”,我正好在酝酿一篇陶瓷之都的游记。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我还在阅读《景德镇陶录》。
    虽说航班不多,但我知道从北京可直飞南昌,而上海到南昌的航班更多。此外,我还了解到景德镇当地就有机场,可以起降小型飞机。对于同在江西省的庐山和井冈山,我都有意前往。如果条件允许,我还计划从九江坐船畅游南京或上海。
    实际早在四年前,我就曾到过新疆。当时并不熟悉流程,所以并未在国内提前申请签证,到北京之后才开始办理相关手续,因此当我拿到签证时,留给我的有效时间已所剩不多。后来,当我游览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天山博格达峰之后已经没时间了,于是我不得不回到日本尽快完成即将到期的杂志约稿。
    “这次去不了南疆了。”陪同的人告诉我。
    “确实太可惜了,那就下次。”我说。
    南疆主要包括喀什、和田等地方,其中喀什离苏联 [1] 只有百十公里。也许是我个人的揣测,对一般旅行者来说,此类签证确实很难申请。陪同之人提到南疆,大概是考虑到时间问题而做出的礼貌性安慰,对此我也谦恭地告诉他下次再来也行。
    回国后第二年我去了东北和大寨;第三年又远涉敦煌;今年,我本打算去趟景德镇。这时,脑中突然起了“也不知道能否申请到签证,但明年还是想要去南疆一趟”的念头。
    不过,这次到北京之后,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我:“您之前曾说过下次去南疆,南疆那边还在等您的消息呢!”
    “南疆那边?”我有点儿诧异,于是又问,“现在能去南疆吗?”
    “是的,可以,什么时候都可以的。他们可都在等着您呢!”他告诉我。
    “行,那我就去南疆。”我爽快地答应道。
    “不过,从南疆归来之后再去景德镇的话,就没有时间了,怎么办呢……”我又踌躇起来。
    旅行社让我二选一,看来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从旅行心理来说,集中去几个景点才是上佳选择,于是几经思考我选择了南疆,景德镇之行就等下次吧!去景德镇什么时候都可以,而且加藤唐九郎 [2] 先生如今就在那里观光。与之相比,近代到过喀什的日本人是大谷探险队的一位名叫吉川小一郎的人,而当时是大正二年(公元1913年),距今已经六十四年了。
    当然,这样突然变更旅行路线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费用就是其一。来之前,我只准备了到景德镇的旅费,但要去一趟西部边境,着实还得花上一笔。到中国旅行并非因公,一切费用都是自理,这一次也不例外。经验告诉我,中国物价虽低,但相关“奢侈品”却绝不便宜。其中,出租车费就十分昂贵,普通老百姓大都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边境地区公交车无法通行,那出租车费又会有多高呢?虽然我觉得自己可能会有点儿拮据,但我还是高高兴兴地将景德镇之行改为南疆。回到宾馆之后,我开始和妻子商量费用的问题。
    “旅费问题不大,但那个东西就买不了了。”她算了算告诉我。
    “买不了吗……看来是无缘。”我不由地感叹了一下。也许大家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但我们夫妇之间提起“那个东西”时却是心照不宣的。
    “那个东西”是黄宾虹 [3] 的画。
    黄宾虹是享誉中国的大画家,1955年以九十岁高龄辞世,生前和齐白石齐名。他的画风继承了吴派 [4] 正统,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
    两年前我到北京的时候,在旅行社工作人员谢先生的带领下去了趟琉璃厂的荣宝斋,看到了黄宾虹的小件作品。
    “就要这个了。现在要去敦煌,等回来后再取。”当时我就决定购买。听说可以取画的时候再付费,所以我没多想就去了敦煌。从敦煌返回北京后于9月8日入住北京饭店,10日一早就得乘机返回日本,在北京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一天,而且还需要见亲戚、朋友等,并出席廖承志 [5] 夫妇的招待宴会,实在没能挤出时间去荣宝斋履约。
    后来我一直想着还得再去趟北京,但两年间却一直未能抽出身来。此次一到北京,我就先坐出租车来荣宝斋,在我看来,比起买画,信用更为重要,无论如何我也得表示由衷的歉意。店主想起了两年前的约定,但他还是微笑地告诉我画已经被买走了。
    当时只是口头约定,如今两年已过,荣宝斋这么做也合情合理,我也因此松了口气。
    “还有黄宾虹的其他画作吗?”我略带遗憾地问道。
    “现在刚好有两幅。”店主拿来两幅挂轴,打开让我欣赏。其中一幅是黄宾虹八十四岁时所作,上面还有他的亲笔诗文。两幅都是山水画,且大小相当,但前者价格是后者的两倍。对此,我还是有点儿囊中羞涩。前者的价格虽然高很多,但画作力道遒劲,是山水画中的精品。黄宾虹晚年的画作越发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也许是因为他当时已经声名远扬,所以画中更能体现出大胆创新的尝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