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13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1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北京民族学院学费全免,食宿及生活费也都由国家支付。上学期间如要回家,国家也会承担一半费用。
    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所以有必要增进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而提高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就是共同生活。所以学校在宿舍安排方面尽可能不偏不倚,六人间会安排四个民族的学生,四人间则安排三个民族的学生。
    “不同民族之间有结婚的吗?”我问。
    也许因为冰心女士很是亲切随和,所以我也任性地表现出孩子对母亲那样的执拗。她出生于1900年,和我去世的母亲同庚,见到她时,我的母亲离世尚不足半年。
    “虽然并不多见,但也偶尔会有。”冰心告诉我。
    “那他们结婚后生的孩子,民族是跟随父亲吗?”我继续追问。
    “不,这个不会限定。等孩子年满十八岁的时候,由自己决定。”冰心解释道。
    “啊,这样呀……”我觉得颇有意思。比如维吾尔族的男子和哈萨克族女子成亲,婚后所生的孩子成年以后是属于维吾尔族还是哈萨克族,还可以由自己决定。
    “如果一方是汉族,孩子基本会选择少数民族归属。”冰心补充了一句。
    “为什么呢?”我有点儿不解。也就相当于说,汉族人和蒙古族人的孩子在年满十八周岁后选择民族归属时,大多数会选择蒙古族而非汉族。
    “我是福建人,属于福建省出生的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从二十万人中选拔出来的。如果是少数民族,就可能是从一两万人中选出一人,您明白了吧?”冰心娓娓道来。
    我听懂了她的意思,这是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选举法只不过是其中一例罢了。
    总之,北京民族学院对少数民族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而每年帕哈太克力公社都会有若干青年才俊考到这里。说这样一番话时,买买提主任不禁喜笑颜开。在他的笑脸后面,我仿佛也看到了冰心女士的面容。
    另外,冰心女士和北京民族学院结缘也是因为她的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在该校担任副院长一职。
    提到少数民族,我会本能地联想到她。她既是同行前辈,又是我从小就喜欢拜读的作家,因此,我对她满是敬慕之情。
    我们的对话大概就是如此,而我也必须从回想返回到身处帕哈太克力公社的现实。帕哈太克力公社的人口构成和喀什一样,当地95%的人都是维吾尔族的。
    新疆以维吾尔族人为主,大概占整个新疆人口的七成。长期以来,维吾尔族人口维持在三百万左右,而现在早已突破了四百万大关。
    一般来说,维吾尔族属于土耳其系,而前面提到的白鸟库吉说,喀什居民除了土耳其系之外,还包括雅利安族和藏族的混血人种。所以,容貌近似欧洲人的当地人,其继承的雅利安人血统较多,而长相和汉族别无二致的人,则更多是遗传了藏族的血统。
    
    0 3
    我们驱车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公社绕行了一圈。道路夹在白杨中间,整齐而宽阔,也许正是预想到了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吧!
    这一块水田很多,而且还有玉米、高粱、棉花、水果等农作物。我们随后在一片瓜田边停下。
    “要是晚来十几天就好了。”老阿的言语中带有几分遗憾。看来离瓜熟时节大概还需要十来天。
    “是的。不过也不是没有熟的。”买买提主任随即进入瓜田,并不时地弯下腰来物色,我们都跟在他的后面。
    此时,我忽然想起了三十年前中学生时代的某一天,我们到大和平原演习训练,我们分队背着教官偷偷潜入瓜田的故事。大和是西瓜的主产地,我们潜入瓜田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而当时,我们就是猫着腰偷偷摸摸地探寻着。我还记得农村出身的学生“砰砰”地拍着西瓜告诉我们“不行,这瓜还没熟”时我们失望至极的样子。
    实际上,那次是我第一次进瓜田。
    这边田地里生长的其实并不是西瓜,而是甜瓜,就是外人所熟知的哈密瓜。哈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一个地域名称,但这种瓜盛产于新疆各地,并非只产于哈密,所以哈密以外的新疆人似乎对“哈密瓜”这个称呼有所排斥,所以当我们提到哈密瓜时,他们会刻意纠正道:“啊,您说的是甜瓜吧!”
    要形容这种甜瓜的样子,用橄榄球来比喻再恰当不过了,不管是形状还是大小,两者都十分相似。不过,一般人觉得它比橄榄球大一圈儿也属情理之中。
    之所以以“哈密”冠名,是因为在清朝,哈密每年都会向远在北京的朝廷进献这种甜瓜。由于贡品运送耗时久,所以当地将五六分熟的瓜摘下送到北京后刚好达到理想的八分熟。朝廷除了将这种甜瓜分给皇族之外,还会赐给少数宠臣。由于数量较少,他们分到的都难有整个的,多是切成一半的,装在五色丝线编织的竹笼中。其味之鲜美,可以从达官显贵们以《赐哈密瓜有感》为题的诗中窥测一二。
    前面引用的《西陲竹枝词》,其作者祁韵士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的进士。他在任职翰林院编修后有幸获赐哈密瓜,在他的《竹枝词》中有《哈密瓜》一诗:
    分甘曾忆校书年,
    丝笼珍携只半边。
    今日饱餐忘内热,
    莫嫌纳履向瓜田。
    “分甘”即分享乐趣的意思。有幅《分甘图》的画作,描绘的是唐玄宗和宰相共用御膳的情形。在这种场合,分甘就是指皇帝的恩赐。校书为古代官职名,清代即相当于翰林院编修。虽然装在精美的笼中,却只有甜瓜半个。以前在北京,哈密瓜就如同难得一见的珍馐美味,但只要来到新疆,便可肆意大饱口福。在作者看来,哈密瓜似乎有清热利尿的功效,饱食之后还真彻底消却了内热。
    有句谚语叫作“瓜田不纳履”。意思是:在瓜田里即使鞋子掉了,也不能弯腰去穿好。如果在瓜田弯腰,就会有偷瓜的嫌疑。“李下不正冠”和“瓜田不纳履”的意思相近,都是告诉人们,君子应做事严谨而不应随意引起别人的怀疑。
    此时,我也不管那么多了,竟然大大方方地穿鞋系履。
    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作者敢于冲破顾虑,歌颂哈密瓜的丰产和美味。
    不久,祁韵士升任郎中(正五品)监管宝泉局。宝泉局即钱币铸造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造币局。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宝泉局的存铜量和账簿余额出现了不相符的情况,祁韵士因此被左迁新疆。此次左迁虽然是惩处,但没过多久便被释放回京。后来,他将自己在新疆的见闻和调查做了整理,收录在《西陲总统事略》《西陲要略》以及《西域释地》等著作中。
    和祁韵士一样,林则徐也算其中一位。清朝的新疆,是官员贬谪的主要地区。当地人还担心又是一个庸官惰吏,不想却迎来了林则徐这样一个能臣。坚信自己的道路并奋力前行的硬汉仕途往往坎坷。
    “这个可以。”买买提主任也会说点儿简单的汉语。他一边说一边从地里挑了一个哈密瓜,并从兜里拿出一把小刀。
    那把小刀刀柄装饰精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族刀”。和铁串、马蹄铁一样,这种民族刀也是喀什当地的传统工艺品,用起来十分锋利。买买提主任的刀法娴熟,瞬间,那个橄榄球大小的哈密瓜便被他切成了四份。虽说是甜瓜,但它的味道更接近香梨。虽然此时也有个别成熟了,但离好吃还有两三天的时间。
    “这个瓜也不错。”老阿弯下魁梧的身躯,也取出了一把小刀。他兜里装的这种小刀,似乎在当地人手一把,而且老阿切哈密瓜的技术也十分了得。
    
    0 4
    吃完瓜后我们继续前行。车子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买买提主任提议说:“我们到那边休息一下吧!”
    车停了下来,当我打开车门一只脚刚踏在地上时,欢快的音乐声便响了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公社活动室就在这里,前方道路也逐渐宽阔开来,其中一边是穿着民族服饰的年轻人排成的队列,挥舞着手欢迎我们;另一边则是音乐团演奏着的欢快乐曲。之后我们每到一处都是这种热烈的场面。另外,维吾尔族音乐队在民族乐器以外也引进了手风琴、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演奏的欢迎曲是《美丽的新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