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44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44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三国志》中的《魏志·倭人传》对东海岛国日本有详细记载,而且这些材料已经成为近些年日本国内关于“邪马台国论争”的重要依据。然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虽然西汉以来中原王朝对西域多次远征,并设置了都护和校尉,《三国志》中竟然没有提及,更没有西域诸国的相关传记。不过依据《三国志》而创作的史书《魏略》中有《西戎传》一节,我们可据此得知三国时期对西域的概括。
    尉梨国、危须国、山王国,皆并属焉耆。
    姑墨国、温素国、尉头国,皆并属龟兹;
    桢中国、莎车国、碣石国、渠沙国、西夜国、依耐国、满犁国、亿若国、榆令国、损毒国、休修国、琴,皆并属疏勒。
    且志国、小宛国、精绝国、楼兰国,皆并属鄯善。
    戎卢国、犴弥国、渠勒国、穴山国,并入于阗。
    可见,西域诸国分属若干集团,而焉耆、龟兹、疏勒、鄯善、于阗等国作为区域霸权国,是各国的领头羊。这时,西域数十国已经没有了汉王朝和匈奴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他们自然不需再匍匐拜倒。
    
    0 3
    关于吐鲁番盆地,史书说“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虽然吐鲁番盆地在车师国版图之内,但戊己校尉特设于此,也说明了吐鲁番在西域的重要地位。
    魏取代东汉之后,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纷纷遣使来朝。
    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
    《三国志·魏志》虽有上述记载,但并未说明戊己校尉由谁来担任。此外,虽然曹丕已经篡汉自立,但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尚在,所以曹魏政权根本无暇染指西域。在当时的背景下,魏、蜀、吴三国纷纷将有才能的贤达之士召入各自政权内部,自然也不会遣使入西域。所以,当时的戊己校尉很可能由吐鲁番盆地颇具才能的汉人担当。对此,胡三省所注的《资治通鉴》就有下面的描述:
    今虽置戊己校尉,亦不能如汉之屯田车师。
    当时,天下纷争后三国鼎立,成为西域名义上的领导者。而三国同时遣使西域,很明显也是共同商议的结果。而对西域来说,中原是他们货物交易的主要所在,因而也觉得有必要表示臣服。
    三国已代汉,故宜结好中原新皇,方可保我商队通行。
    最初并没有遣使中原的焉耆,也在五年后的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十月,将王子送入魏国。
    焉耆王,遣子入侍。
    将儿子派送到魏国皇帝身边,其实和作为人质并无两样。紧接着的太和三年,大月氏国王波调也遣使入朝。
    魏国是个短命的王朝。公元265年,司马炎趁机取代魏国,建立了晋王朝。和公元317年偏安南京的司马氏东晋政权相对,史学家称之为西晋。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车师前部“遣子入侍”。三年后的太康四年,鄯善国亦遣子入朝,其后又过了两年,龟兹和焉耆也派出了入朝的人质。这是出自西晋王朝的诏命还是始于西域诸国的自愿,当然不得而知。
    由此可见,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中原政权虽然并不十分强大,但和西域之间的沟通往来却异常之好。
    这时,佛教已经遍及西域各地,虔诚的佛教徒开始努力在新的土地上传播佛法,而佛教传播的第一要务就是佛典的汉译。
    东汉末年,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二人便开始在洛阳倾心于佛典译注。前者据说是安息国的王子,后者则生于大月氏。月氏顾名思义和月支相同,支娄迦谶也以“支”为汉姓。此外,魏晋时期的昙柯迦罗、康僧铠、帛延、支谦、康僧会、竺法护、竺叔兰登都是西域译经名僧。
    从姓氏判断,帛延应是龟兹人,也有人说他是龟兹王子,曾译《首楞严经》《须赖经》等。此外,西域僧人帛户梨蜜多罗译有《大灌顶经》《孔雀王杂神呪经》等密教经典,《梁高僧传》中说他的身份也是王子。如果真如《梁高僧传》所说,那么根据姓氏来看,他也应该是龟兹人。
    除译经僧外,中国佛教史上声名远播的佛图澄也俗姓帛,所以他应该也是龟兹人。他曾在克什米尔学习有部派(佛教部派)的小乘佛教,后经敦煌来到洛阳。
    佛图澄到洛阳六年后,西晋灭亡。司马氏皇族中的一人仓皇出逃,在南方建立了偏安一隅的东晋政权。与此同时,华北地区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塞外民族在此争斗不休。来洛阳时,佛图澄已经年近耄耋,为了弘扬佛法,他打算奉献余生的光和热。
    后赵的建立者乃是匈奴羌渠部的族长石勒,他和前赵军的激战简直残酷至极,手下将士几乎与野兽无异,那时的华北就像是一幅惨绝人寰的地狱图景。
    看到这样的场景,佛图澄决心以教化之法救济众生。他的言语感动了石勒的部将,也获得了石勒的信赖。后赵也因此广建寺院,引得万余弟子入其门下。其中,道安和安令首这两位中国高僧就曾受教于他。虽然他没有翻译佛教经书,但却身体力行,将现实中的众多苦难者从地狱中救赎了出来。从西域到洛阳,很多僧人都慕名前来拜会他,而龟兹人自然也不在少数。
    据说佛图澄具有神力,后赵皇帝石勒及其养子石虎对他言听计从、尊崇至极。传说他曾以一己之力救醒了已命归黄泉的石虎。还有一个怪异故事,说他左乳下方有孔,平时都用棉花堵上,夜晚便拔掉诵经,这时孔洞就会发出奇妙的光,照亮整个房间。有时候他会行至水边,将腹中脏器取出清洗,然后再安放回去。陕西省澄城县西边就有一条洗肠河,据说就是佛图澄清洗脏腑之所。
    要在黑暗混乱的世道中广施救济,就必须了解当权者的心思。所以,佛图澄可能也使用了一些奇术吧。早些时候,西域就有很多善用幻术的方士奇人。
    佛图澄以一百一十七岁的高龄寿终,他的弟子道安在他之后正式开山立宗。公元379年,前秦皇帝苻坚攻陷襄阳,就是为了将高僧道安及其百余弟子吸入彀中。在苻坚的盛情邀请下,道安前往长安一边注释佛典,一边竭力发展佛教信众。洛阳陷落时,道安的弟子中有一个没有前往长安,而是南下庐山,他就是慧远。
    中国的佛教经佛图澄——道安——慧远这一脉络绵延发展,后又传至日本。通过佛教传承的纽带,日本和佛图澄的故乡库车也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之后,鸠摩罗什将这个缘分进一步升华。以《妙法莲华经》为首,《大品般若经》《阿弥陀经》等在日本广受佛教徒诵读的经典,都是以鸠摩罗什的汉译为蓝本。说得极端一点儿,日本的佛教几乎就是鸠摩罗什佛教。
    
    0 4
    关于鸠摩罗什的生卒年,学术界众说纷纭,大体上在公元350~410年。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印度贵族,母亲是龟兹王妹。出生于库车的鸠摩罗什七岁出家,九岁便前往克什米尔,十二岁时复归库车途中在疏勒停留了一年,接受了佛教的衣钵大化。他在克什米尔师从小乘佛教泰斗槃头达多钻砺小乘之学,后又拜须利耶苏摩深研大乘佛法。
    也许是当时鸠摩罗什的父亲已经回到印度的缘故吧,有一天,鸠摩罗什的母亲决定丢下孩子前往印度寻夫。临行之前,她问孩子:
    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
    鸠摩罗什回答说:
    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天才鸠摩罗什的名声很快在西域传开,不久又传到了前秦皇帝苻坚的耳朵里。前秦乃藏族一支建立的王朝,以长安为国都。当时,占卜师太史向皇帝觐言:“臣观星宿亮于他国,其地必有大智者也。若得之,可辅佐我皇帝业。”
    听了太史的话,皇帝心想:“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其人,莫非彼乎?”
    据《晋书·鸠摩罗什传》所言,苻坚为了迎接这位大德高僧的到来,曾派骁骑将军吕光率七万大军讨伐龟兹。在出发前,苻坚命令吕光:“若得鸠摩罗什,速命驿卒传之于朕。”
    不过《晋书·苻坚传》中却说是因为车师前部王和鄯善王来长安请求出兵,苻坚才派吕光率军征伐西域:“请天朝仿汉例设西域都护,然后讨伐诸逆。如此,我等愿为导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