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49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49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和库车附近的石窟群远离县城一样,柏孜克里石窟距高昌古城也有一定的距离。来到这里,也许是信仰使然,也许是出于对美的眷恋。走过遥远的险路,嗅着脚下的土味,炎炎烈日当空,我们在石窟前一边吃着西瓜和哈密瓜,一边俯瞰着木头沟河缓缓流过。欣赏壁画的喜悦之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此行的意义。
    柏孜克里的意思是“饰满绘画的地方”。这里的石窟最早建于公元6世纪末的隋朝,比敦煌莫高窟要晚两百多年,每个石窟都有编号,其中的第二十五号石窟建造时间最为久远。
    20世纪初期,来到此地的外国探险队因一时难以将众多壁画全部盗出,又担心后来人将其运走,于是就将泥土涂在壁画上加以隐蔽。因为僧窟没有壁画,所以并没有发生这种闹剧。然而后来再没有外国探险队进入新疆,所以涂泥的壁画就原样保存了下来。近年来,专业人员去掉了壁画上面的“泥衣”,这绝妙之美才得以重见天日。当然,也有部分因黏着日久而担心剥泥会伤害壁画,故而暂留未动。建于宋代的第三十七号窟就是如此。
    柏孜克里石窟是我最早见到的石窟,那是在去敦煌前两年的1973年夏天。根据观赏者所在方位的不同,柏孜克里石窟后的黄色沙山有时会像隆起的乳房,有时会像平伏的胳膊,有时还会像尖锐的三角……仅仅这些,就足以让我难以忘怀。虽然壁画因人为的破坏和岁月的剥蚀而略显惨淡,但周围的景色却多少让我感到一丝慰藉。
    第三十九窟始建于宋代,该壁画画有外国使节,充分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国际性特征。
    
    0 5
    柏孜克里石窟附近的火焰山之名曾在《西游记》中出现过,相关故事也可谓耳熟能详,饶有趣味。虽然我觉得《西游记》的作者不可能来过这里,但火焰山的名称他必然听过。对于妖魔鬼怪各显神通的《西游记》来说,火焰山自然是不可忽视的绝佳舞台。
    现实中的火焰山山体呈红色,侵蚀而成的沟壑纵排相连。烟霭升起时,山上就像燃起了飘舞的火焰一样。特别是盛夏时分,这里40℃以上的高温连日不断,从盆地低处望去,那红色的山体最易让人联想到熊熊的火焰。在这种酷暑难耐的山上营建信仰之地,也许正是为了证明信仰是一种不可动摇的力量。
    回国后,玄奘完成了《大唐西域记》。在西域见闻中,他从阿耆尼国(即焉耆)开始写起,却没有将高昌列入介绍范围,那是因为当时高昌已经在唐朝建制之下。他在提到每个西域国家时,都会清晰地表明该国是信奉小乘佛教还是尊崇大乘佛教。虽然没有关于高昌的记载,但毕竟他在高昌受到了热情招待,临别之际,他向该国信众讲授了《仁王般若经》。由此可以推断,高昌应该信奉大乘佛教。
    因为高昌汉人众多,所以该国有很多来自中原的汉译佛典,而佛教原典取自印度。有史料记载,《大般涅槃经》就是从印度直接传入的。这种既有自西而来的“顺流”,又有自东涌进的“逆流”,二者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佛教文化交流的主流。公元10世纪以后,吐鲁番盆地成为回纥的势力范围,即所谓的维吾尔族人控制时代。因此,将佛典译为维吾尔语大为盛行。从目前吐鲁番盆地出土的维吾尔语译佛典内容判断,其主要归属大乘佛教。此外,相关专业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些维吾尔语佛典并非直接译自梵文原作,而是借助汉译本转译的。
    柏孜克里石窟群中的众多洞窟营造于回纥时代者也不在少数。这些凿洞绘画之人,其信仰也多来自汉译佛典。信仰之外,石窟中随带的佛教美术作品显然既有西来的因素,也有东土的影响。
    西域之路并非只是一方通行,特别是曾经汉人居多的吐鲁番盆地,东西往来者比其他地方更加频繁。《北史·西域传》有云:
    俗事天神,兼信佛法。
    所谓“俗事天神”,很可能是蒙古或土耳其裔人的天神崇拜,也有可能是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或基督教的教义。因为此地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也五花八门。相比较而言,佛教因其自身的特质,加之当政者的支持,所以发展得更为繁荣。
    纵观多民族杂居的吐鲁番盆地的历史,其原住民杀死国王的血腥事件似乎发生了不止一次,然而却没有发现民族之间的暴力冲突,这也许就是佛教这条纽带的作用吧。
    此外,吐鲁番盆地还有胜金口、吐峪沟等几处石窟群。虽然同是西域文化的中心,但除了喀什境内的“三仙洞”外,其他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佛教遗迹了。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心,西域可以分为五大文化圈。
    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南被称为西域南路,以鄯善为中心的罗布泊一带是我们熟知的“楼兰文化圈”,另一个就是“于阗文化圈”。
    与之相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被称为西域北路。西域北路上,天山山脉横亘其中。而天山南北又被细分为天山南路和天山北路。吐鲁番、库车和塔克拉玛干属于西域北路,以天山为基准的地区即天山南路。这两处分别是吐鲁番文化圈和天山文化圈。此外,兼有两个文化圈特征的喀什自成一体,一般认为它是独立的文化圈。当然,之前也有人将喀什列入于阗文化圈之内。
    
    寻找失落的文明
    0 1
    喀什既是两个文化圈的交汇之处,又是西出帕米尔高原的起点,从帕米尔高原一方来看,这里又是崇山峻岭的终点。这种包含多重特征的地方,带给人们许多难解的神秘。
    三仙洞位于喀什市西北十八公里处。和其他地方的石窟大多建在河两岸的崖壁上一样,这里的石窟也都建在恰克玛克河岸边。我10月份到访这里的时候正值枯水期,恰克玛克河河水很浅。站在河滩仰望三仙洞,只见洞窟位于绝壁之上,离地大约四十米,没有工具断然无法攀行其上。即使使用梯子,也必须多个相接方可,着实危险。过去曾有身轻如燕的年轻人借助悬梯攀爬上去,但近年来几乎无人涉险。
    三仙洞的开凿年代据说是在公元3~4世纪。洞如其名,直立的崖壁上只有三个小小的石窟飘零孤悬。石窟群又通称千佛洞,大概是因为洞窟众多的缘故。千佛洞的维吾尔语是“Ming Öy”,即“千间房屋”的意思。而三仙洞只有三个洞窟,当然不能冠以千佛洞之名了。
    三窟之中,左侧的石窟有壁画但没有供奉佛像;中间的石窟壁虽然已经被涂成了白色,但没有壁画,只有下半身佛像残留安放;右侧可能是个僧窟,里面空空如也。
    在一千几百年前开凿这座三仙洞时,绝壁悬崖断然没有现在这么高,因为悬崖下靠近河滩的地方,肯定经过了严重的冲刷。若如现在这样,石窟断难建成。石窟的正下方有许多方孔,是专门夹塞木料的地方。因为最开始时,石窟前也曾建有堂宇。三仙洞中间的那座石窟壁被涂成白色却没有壁画,由此可以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个中途被放弃而未完成的石窟。据说20世纪40年代时,三仙洞对面的几处石窟因河流泛滥而惨遭毁灭。三仙洞附近还有三个小石窟,但每个石窟只开凿了洞孔,里面一无所有。这也可能是在营造途中因故被搁置使然吧。
    作为佛教盛行的土地,现如今所剩遗迹屈指可数,让人看来极为孤独。1906年,二十八岁的保罗·伯希和来到喀什三仙洞。他雇用了很多人,后来发现绝壁石窟内空间较小,只能屈身进入。通过勘察,三座石窟内部相通的事实得到了印证。
    玄奘取经返回时曾途经喀什。喀什在汉代时被称为疏勒,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称其为佉沙国,《新唐书》中疏勒、佉沙同时出现。不过,新旧《唐书》中都有这样的记载:
    俗,祭祆神。
    看来新旧《唐书》是把喀什当作了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国家。对此,玄奘又有另一番体验,他认为喀什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
    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寺庙)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虽然喀什也有琐罗亚斯德教教徒,但通过实际见闻而发此言论的玄奘之说应该可信。玄奘也好,新旧《唐书》也好,关于喀什,他们都有“文身绿睛”的记载。看来这里的人喜好文身,而且都长着碧眼,给人以十分野蛮的感觉。不过,如今的喀什居民好客温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