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杂文随笔 >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

年轻人引领新消费

书籍名:《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    作者:王德培
推荐阅读: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txt下载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笔趣阁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顶点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快眼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年轻人引领新消费,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消费市场上一片热火朝天。“银发经济”如火如荼。诸多旅行社推出“夕阳红旅游团”“快乐老人专线”“爸妈开心下江南”等线路,争夺老年人客流;餐饮市场上,寿宴预订十分火爆,寿桃、寿面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儿童经济”也全面开花。图书市场上,从2016年起,少儿类图书超过社科类图书,成为图书零售市场码洋比重最大的门类;玩具市场更是“钱景”可观,2017年,中国玩具行业零售规模达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电影市场上,2017年我国国产电影票房达301.04亿元,其中儿童电影《喜羊羊》《熊出没》和《爸爸去哪儿》等占近50亿元票房。“千禧一代”更是市场的宠儿。商家大呼“再不搞定年轻人就来不及了”,“讨好90后赢得未来”。各大品牌纷纷迎合年轻人,重金签下“小鲜肉”“小花旦”代言,从电视到网络再到手机,上演集体“霸屏”;56岁的高端冰激凌品牌哈根达斯,将其包装、Logo、店铺全部更新,从奢华风变为简单清新风;网易新闻和饿了么在上海开了间“丧茶”快闪店,一时间刷爆社交网络。此外,还有她经济、母婴经济、奶爸经济、单身经济、懒人经济等诸多细分消费市场“争奇斗艳”。

消费市场正以裂变的速度,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与之相对应的正是不同年龄层消费群体迥然各异的消费特征,而以出生年代来划分消费人群,虽不是一种绝对科学的方法,却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变化的消费潮流。具体来看:

一、50后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代人,命运的多重折腾和考验塑造了这代人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

二、60后在“上山下乡”中长大,在“拨乱反正”中建立世界观,在改革大潮中奋斗拼搏,成为恢复高考接受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并赶上了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掀起的“下海”热潮。他们既享受了计划经济的福利,又享受了市场经济深化的红利,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三、70后成长于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年代,赶上了移民潮、房地产市场化,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了家庭固定资产,而后开始享受资产升值带来的消费信心。目前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们,迎来了事业的收获期,是所有年龄层中最具消费力的一代。也正是这一代人,支撑中国商业市场进入黄金时代。

四、80后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一起成长,见证了中国经济从落后到腾飞的奇迹,见证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变迁,见证了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进程。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拍打中随波逐流的80后也是“悲催”的一代:“上小学时,上大学是免费的,上大学时,上小学是免费的;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工作的时候,要自谋职业了;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的时候,房子已经买不起了。”曾经的“天之骄子”,却背负着“独一代”的历史宿命,经历着就业难、买房难、结婚难的集体焦虑。

五、90后没有经过政治、经济上的大起大落,完全享受着社会经济增长的成果,心态上更为放松。同时,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他们从懂事起就将网络“玩弄于股掌”,轻松驾驭各类新科技、新经济,是引导海淘、手机打车、移动支付等新生活方式的主力军。

六、00后在中国经济腾飞速度最快的时代出生和成长,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父辈多年的打拼,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可支配财富。天然的成长红利让“个性化”和“独具一格”成为他们的标签。这代人的爱好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从地下摇滚少年,到“软萌元气”少女;从“宅腐二次元”达人,到文艺复古“手作控”;还有“文艺范”“社交客”“乐忙族”“科技咖”。仅在00后聚集地B站(bilibili),就有7000多个亚文化圈。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也为每个年龄段的行为偏好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这一点在各个年龄段的“消费画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50后、60后来说,物质匮乏期的经历造就了这两代人的生存型消费观和实用型消费观。尤其是对于50后来说,他们习惯了100元可以买多少米面油的生存算计模式,虽然随着互联网的无孔不入,50后也开始加入“剁手一族”,但网购类型仍以家庭生活类产品等生存型消费为主。而随着60后中那部分高净值人群步入老龄,旅游也成为银发族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在出境游上,与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的年轻一代相比,60后的旅行地仍集中于经济实惠的东南亚地区。此外,这两代人偏保守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基本没有超前消费的习惯,在付款方式上更喜欢“付现金”,选择使用活期存款或提前预留资金为网购买单。70后、80后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消费市场的中流砥柱。《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指出,70后与80后是近三年来最为“坚挺”的消费群体,2017年,70后、80后分别贡献了49.4%和37.8%的社会消费总金额。作为中产阶层的主力军,70后的消费重心已从物质转向精神,更青睐休闲娱乐、学习提升等消费领域。对智能产品的追求也是其注重品质、获得精神满足的一种表现,70后对智能产品的消费金额比重已达35.1%。正处于“夹心层”的80后成为人均日常消费支出最高的人群,独生一代特殊的家庭结构使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问题成为80后“不能承受之重”。以教育为例,子女教育消费已占80后总消费的55%,远高于各年龄段人群40%的平均值。如果说70后、80后是中流砥柱,90后则是最大的消费潜力股。近三年来,90后不仅在消费贡献率上增速最快,高达73.2%,几乎达到70后(37.2%)的2倍,而且在新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渠道的花费上,90后也比其他群体大幅领先。超前消费观念也从这一代开始普及,崇尚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90后不仅不爱存钱,还毫不介意负债,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90后群体占比50.17%。伴随着“90后中年危机”“80后提前老去”的声音,在时代焦虑感的催促下,00后强势崛起。从小就享受优越的消费环境,使00后对体验和感受的追求远重于价格,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又造就了00后难以捉摸的消费方式。他们既追逐真人明星,也热爱二次元偶像,粉丝应援文化在00后群体中盛行,他们动辄为偶像“豪掷千金”,在钟爱的网红经营的网店购买同款也成为一种潮流,更打开了虚拟二次元衍生品的广阔市场。2018年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观众达17.4万人次,公众板块活动现场交易额达1.74亿元,走出家门的“御宅族”展现出惊人的购买力。一切00后感兴趣的娱乐方式,都能够转化为消费热点。

尽管各个年龄段都蕴藏着惊人的消费能量,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的消费大时代无疑要靠年轻人来引领。年轻人在消费市场上已经一马当先。波士顿咨询公司和阿里研究院曾发布《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未来5年,中国消费市场将有2.3万亿美元的增量,而这个增量中的65%将由80后、90后及00后带来。可以说,年轻人拥有的拉动经济的消费能力,堪比“未来的现金奶牛”。更为重要的是,从50后到00后,消费越来越呈现出体验化、精神化的特征,在这种趋势下,当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整个社会的消费理念也将由“以物为中心”切换到“以人为中心”。毕竟,商品稀缺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如今,个人的时间、体验、注意力等才是稀缺资源。过去的买物质、买商品逐渐变成了买满足、买快乐。理念的变化进一步传导至消费行为,则表现为从价格敏感到品质敏感,从追求稀缺到追求体验,从财富区隔到能力区隔,从注重实用到追求精神。

面对消费的种种变迁,社会显然还未做好准备,商家们虽然在努力向“幼”看,但“不是我不明白,而是年轻人变化太快”,老套的明星代言、“网红”直播等营销方式看似有效,但在年轻人的兴趣点转移后随即便会陷入疲软。连马化腾都开始焦虑:“我最大的担忧,就是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商家对新一代消费者摸不着头脑,供给自然跟不上需求。同时,政府也显得对新消费趋势准备不足,不仅媒体上“被‘超前消费’毁掉的年轻人”“负债的中国年轻人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等论调层出不穷,政府从校园贷、现金贷、个人消费贷到P2P的整顿风波,也让消费金融的发展被“踩了刹车”,2017年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仅有1家。未来,要充分释放年轻人的消费潜力,激发其在消费大时代的引领作用,需要市场和政府“双管齐下”。政府方面,对于目前离散度较大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念,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然而太过一刀切的方式或将过犹不及。对于企业来说,过去是用户喜欢什么,商家就给他们提供什么,未来是要帮助用户发现需求、创造需求,才能够进一步释放需求。例如,支付宝为用户提供信用担保,创造性地解决了电子商务购需双方的诚信问题;电影《阿凡达》首创的3D体验,不仅创下票房奇迹,也开创了电影的3D时代。两者归根结底,都是创造出了新的需求,从而引起市场上的连锁反应,方才赢得了消费者。面对不断扩大且时刻变化的消费市场,如何有效地为新一代消费群体度身定制出新的产品与商业模式,将是许多企业未来策略升级的关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牛津通识读本:隐私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 超级心智:如何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超人 鲁邦的女儿 财务自由新思维:索罗斯的投资哲学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决策思维 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 意志力陷阱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