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重生之乘风而起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诗歌戏曲 >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二章 新华叔

书籍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推荐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txt下载 重生之乘风而起笔趣阁 重生之乘风而起顶点 重生之乘风而起快眼 重生之乘风而起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二章 新华叔,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这年头的财政,税务,工商三个局,是县里最滋润的单位,而统计局就是纯粹的冷板凳,每到人口普查的年份,才会热闹一阵。
     工商局的用车是桑塔纳,统计局的用车,则是带洞破风的老野马吉普。
     其实这件事情,也说不上谁对谁错,作为深刻研究过《宋史》的人,周至现在倒是看得非常明白,最多只能算是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和位置。
     而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在如今尚未调整规范的管理体制下,也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如果事情能够晚几个月才发生,那就一点事儿都没有。
     因为全国工商系统马上就会迎来一次重大调整,县局将归由市局直辖,而县委对工商系统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
     然而这事情偏偏发生在了现在,在如今的双管并行的管理体制下,就偏偏差了这么一口气,就偏偏有了那么一丝的“不在理”。
     于是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下,老爸这就是无视组织原则,越级上报,给县里造成被动。
     于是就有了新华叔现在听到的“风声”。
     而这种风声,在另一个时空里,最终真的就变成了事实。
     老妈和新华叔的谈话,倒是给周至提了一个醒。
     自己今后要想在故纸堆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那现在就必须走出第一步——转入文科学习,考进文科专业。
     但如果现在就提出来,肯定会招致家里,尤其是老妈的强烈反对。
     因为老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自己如今,又拿不出充分的理由,说服他们。
     小小县城里的政治格局,到了九一年已经内卷得非常厉害,这种情形,就跟自己母亲当年所在的双溪镇古井乡一样。
     要不是外婆顶着周围异样的目光与非议,咬着牙让自家几个女儿全部上学读书,苏家的女儿们,也就不会有走出古井乡的机会,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以自己前一世的经验来看,人生某些阶段的某些决定,的确是非常关键的。
     周至不禁开始思索,到底如何操作,才能解决这迫在眉睫的两件事儿。
     如果仅论资历,无论是在夹川政坛,还是在蛮州工商局条线,老爸都是很够的。
     知青返乡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工商局秘书。
     当时的局长是转业军人,一米八的山东大汉,从解放战争打到抗美援朝的机枪手。
     按理说这可是敌军炮火重点照顾的对象,可人家老王直到退伍到夹川工商局,浑身上下愣是连个沙眼都没有,也堪称福将。
     当时工商局小院里,小周至最害怕的就是这个老王局。
     嗓门粗豪,举手投足都是军人做派,喜欢小孩的唯一表达方式,就是抓起来像沙袋一样抛,常常吓得小周至伊哇乱叫。
     虽然耿直豪迈,但是作为七几年的转业军人干部,王局长却斗大字不识一箩筐,就连自己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
     所以当县里从返城知青中招人,准备充实行政队伍的时候,老爸一手秀丽的硬笔书法,一下就落入了王局长的大牛眼。
     待到听过几篇文章报告,王局长更是笃定,自己这下绝对捡到了一个人才。
     老爸的文章报告,尤其善于引用史料典故,结合时事政论,所谓的“引经据典”,在那个年代的干部里边,堪称凤毛麟角。
     后来工商局每次开会,王局长基本就是打个开头样板,然后端起茶杯笑眯眯朝藤椅上一靠:“俺这儿就碎碎这多,下面由小周秘书跟大家接着唠!”
     那段时间里,工商局的具体事务,其实基本是老爸这秘书在负责,而老王局长,则只管听报告,外加签字而已。
     那段经历对老爸的锻炼极大,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老爸又被调去了县财委,再后来又去歧鸣区做了一任区支书,回来就被选送入省委党校培训,成了当时蜀川省第一批进省委党校,拿大专文凭的干部。
     党校培训回来之后,正好遇到县里糖业烟酒公司分家,分为烟草公司和糖酒公司。
     组织上想让老爸暂任一届糖酒公司的经理,将分家后的业务调整上正轨。
     老爸任职糖酒公司经理,其实是会影响到了自身进步的。
     在任职前,老爸向组织提出,夫妻都在糖酒公司任职,易惹闲话。
     因为老妈知青回城后先是到了县水泥厂,后来又从水泥厂到了供销社,最后从供销社到了糖酒公司做会计。
     现在要老爸去,老爸便提出避嫌的要求。
     最终组织又将老妈的工作进行了调整。老爸依旧出任了一届糖酒公司经理,而老妈则从糖酒公司,调去了工作清闲且效益不错的环监站。
     一步慢步步慢,到现在,那些和老爸同批的党校同学,最次都是副县长起步。
     而老爸因为耽误了这四年,虽然后来重新进入了工商系统,也只从县副局长做到局长。
     关键是这样还挡了人家的路,副局长刘长安就对老爸很不满,私底下动作不断。
     在另一时空里,县里如今这点风声,最终就还是变成了事实。
     老爸之前在工商局,干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政绩斐然。
     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市场。
     将以前兴旺繁荣,如今日渐凋敝的长江河鲜市场与竹木粮食市场合并,那里同时也是荔枝旺季时的水果市场。
     而将以前的竹木粮食市场予以扩建,底层建成农贸市场,上层建成小商品市场,三层商场。
     这个市场非常有特点,因为市场所在的地方叫张家沟,这个市场就在北门口张家沟的低处。
     虽然看上去是一个三层的综合性市场,但是在山坡上分别有路通向每一层,因此将之理解为三个空间重叠,内部又有上下楼梯相通的三个独立市场更合适。
     这个设计非常成功,对于老百姓购物便利和市场内部人流分散,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即便在多年之后,这个市场已经随时代变迁拆除了,可依旧被年纪大一点的夹川老百姓津津乐道。
     而最终腾出来的老农贸市场,老爸将之用于修建家属楼。
     这些年,除了县委大院,财政局、糖酒公司、烟草公司这些红火单位,县城里这种七层高的居民楼房几乎罕见,能够住上这样的楼房,可是县里所有人羡慕的事情。
     因为筹备的资金有限,老爸采用了部分集资的方式,又因为住房不够,老爸将本该分配给自己的住房资格,照顾了当年即将退休的老职工。
     周至一家自己,还住着糖酒公司的老宿舍。
     这些举措,都为父亲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心中还在盘算着老爸的筹码,老妈和路新华却已经在小阳台上说完话,又重新来到病床前。
     新华叔说道:“你小子啊,从小淘气,操心都不足以形容,简直让你妈提心吊胆!”
     周至说道:“新华叔你这就冤枉我了,起码这次跟淘气没关系吧这回就是纯倒霉!”
     路新华刚要笑,就听周至说道:“再说了,新华叔当知青时候的事迹我又不是不知道,我才哪儿到哪儿”
     “你这混小子!”路新华假意要发作,跟着又叹了口气:“你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们有多惨,只除了你爸这个特例!”
     “当年我们下到歧鸣区的知青,还真没有不服他的。”
     “哎哟还真没听老爸说过些……”周至很感兴趣:“新华叔,你得给我讲讲。”
     “呵呵呵,那可三天三夜讲不完……简单说吧,我们都饿得痨肠寡肚,就你爸,白天跟着乡亲学种水稻、种玉米,种蔬菜,抽空还收粪集肥,而且……竟然还养起了两口猪!”
     “不是吧我爸还会养猪”
     “怎么不会!晚上还组织老乡们开扫盲班!可把他能得!”
     说到这些路新华有些感慨:“知道叔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吗就是那年过年,全乡的知青都跑到你爸那里,咱们在那里杀年猪!”
     “也没什么调料,那道白水肥肠,我们还是蘸着姜蒜调料吃的……”
     白……白水……肥肠那玩意儿都能下嘴
     不过转念一想可能还真是,那个时候最缺啥
     缺油。
     而肥肠这玩意儿啊……就油多!
     新华叔居然还咽了口口水,好像回味起当年那道美味:“因为你爸,我们歧鸣乡一直就是先进知青集体!到返城时,也是第一批!”
     “比起后来那些三抽一……算了,说这些你也不懂……”
     这还有啥好不懂的,第一批返城的知青,工作什么的都比较好安排,主要都是政府部门,跟后面进化肥厂水泥厂的那些就不一样。
     “所以你小子机灵劲儿给自己留着,其余多学你爸。”就听新华叔继续说道:“后来他到歧鸣区当支书,满乡的乡亲们高兴得很,奔走相告,说咱们的周知青又回来了!”
     “歧鸣乡……反正到现在我没敢回去看看。”
     估计这就是当时没少在乡下干坏事儿,怕老乡提起旧事儿丢人。
     周至却笑道:“这有什么不敢去的。新华叔叔你不会送医疗下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权力巅峰:扶摇直上九万里 吃软饭吃成首富怎么了? 大唐第一亲王! 签到亿亿万年,系统爆炸了 你怎么就不相信我有超能力 无极之上 龙婿:绝武医神 白蛇娶亲,百鬼送嫁 好孕嫁到:冲喜王妃被宠冠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