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重生之乘风而起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诗歌戏曲 >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六百六十六章 没骨绘

书籍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推荐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txt下载 重生之乘风而起笔趣阁 重生之乘风而起顶点 重生之乘风而起快眼 重生之乘风而起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重生之乘风而起》第六百六十六章 没骨绘,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老爷子也是大行家,张口就报了出了两项和真品不同的特征:“所以除了釉水,别的还是没能逃出雍正仿品的局限。”
     “那就还是仿造的水平不高?”余三哥在一边听得云里雾里,见两人挑出了一堆的毛病,开口问道。
     “哈哈哈哈哈……”余老爷子和周至就好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乐得前仰后合,笑得余三哥和小六姐莫名其妙。
     笑了好一阵子,周至才捧着肚子:“余三哥,历朝历代仿宋代五种御贡瓷器,仿到雍正年间算是达到了顶峰,再往上突破任何一点,都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虽说建国瓷是集中全国力量为建国献礼,但也要考虑成品率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改胎改窑温改釉料配方才能够做得到。”
     “可这些全都改了,仿出来的东西就不像了,如何又保证成品率,又保证仿品能够以假乱真,这就是难点。”
     “那要是我不追求成品率,专注于追求仿得像呢?”余三哥硬抬杠。
     “这就有涉及到时间成本了。”周至笑道:“我们先不说瓷胎土配方的还原和釉色配方的还原,单说一个土法陈化工艺,都不简单。”
     “为什么刚刚我们说香灰胎?那就是宋瓷胎土的特点。”余老爷子知道三哥和小六姐听不懂,于是耐心解释:“古人不像现代人有诸多的提纯工艺,他们制作瓷器用的胚土,就是采矿,焙烧,粉碎,除杂的工艺就是水漂,抟泥。”
     “然后制作成泥砖,放到阴凉的地方码放起来,一放最少就得三五年,多的要十几年,几十年,让其中发生一些缓慢的化学反应,让杂质分解。”
     “没过一段时间,作坊会将这些陈泥取出来,和新泥混合,再重复这样的工序。”
     “这样的泥制作出来的瓷胎,可是能拿给你随便造的?”余老爷子笑道:“还不追求成品率,癞蛤蟆打呵欠,好大口气!”
     “这还只是胎土的一例。”周至说道:“其余的釉料,窑口形制,用柴,烧造时节,控火控氧工艺等等,要将全套古代工艺都摸索出来,再以古法不计成品率地烧出和古瓷完全一致的瓷器来……那纯粹是自讨苦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无论哪朝,都走的‘以新仿旧’的路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岛国的蚂蝗绊龙泉青瓷大碗。”
     “这又是什么故事?”余三哥这才发觉这行当的学问太大了。
     “明代最强盛的时期是哪个时期?”周至问道。
     “那当然是永乐。”余三哥说道。
     “永乐年间,现在的岛国上有个幕府大将军叫足利义政,得到了一个最早供奉在南宋临安育王山寺庙中的青瓷碗。”
     “但是这个碗已经在日本传承了两百年,出现了一条大裂。”
     “足利义政感觉非常遗憾,于是趁派遣使臣的机会,将碗带来了中国,请求明朝政府重新烧造出一只一模一样的来。”
     “永乐帝询问了官员,让他们寻找名匠满足足利义政的要求,然而询问了一大圈,答案竟然是工艺已经失传,永乐朝的匠人,竟然烧造不出那样釉色的大碗了!”
     “于是永乐帝只好命人用锔钉将那碗修补了一番,将之送还岛国,因为留在碗上的焗钉形如蚂蟥,故而在岛国被称为‘蚂蝗绊’。”
     余三哥听得啼笑皆非:“真的假的?一只碗这么大阵仗?最后还仿不出来?还那焗钉锔了送回去?”
     “真的呀,江户时代的儒学家伊藤东涯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叫《蚂蟥绊茶瓯记》,专门记录了这件事情。”
     “古时候的文人都喜欢编故事。”余三哥还是摇头:“这也太夸张太好笑了……”
     “可是这不是故事啊。”周至笑道:“这东西现在就在东京国立博物馆里边,岛国将之当做国宝的。”
     “啊?”余三哥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了。
     “所以说复原工艺的难度远大于复原成品的难度,那条路是很难走通的,南宋到永乐就三百多年,封建王朝的技术迭代还非常迟缓,就这样工艺都复原不出来了。”周至将手一摊:“所以三哥,知道这件瓷器烧造的难度了吧?”
     “那这件瓷器值多少钱?”
     “俗气!”余老爷子斥道:“这物件儿还是放我那儿去吧,我那里有间屋子锁着的,哝哝捣不了乱,还有一件是啥?”
     “本来琮式瓶是准备送给小六姐的。”周至打开另外一个小得多的锦盒:“给您老的是这件。”
     在余三哥和小六姐的眼中,周至拿出来的就是一个办公室常见的白瓷杯,唯一差别就是瓷杯上的桃花,嫩叶和小鸟怪好看。
     “这是……”纵然余老爷子见多识广,都没见过这东西。
     不过眼光却是在的:“这是粉彩釉中瓷器,不对,这点彩可古怪,这是……珠山八友的手艺?”
     待到翻看底款,却是简简单单青花双圈,内有四个方块篆书“景德城制”。
     “这杯子画得真漂亮。”杯子被余老爷子霸占了,只有一个盖子小六姐和余三哥轮流看。
     虽然不懂,但是画工如此细腻精到,如此贴近国画传统中没骨花卉画法的瓷器,东西的好坏两人还是懂的。
     周至竖起大拇指:“老爷子厉害!这是珠山八友刘雨岑大师的高足范天心,在继承他的点彩画法,加之瓷器研究所釉料配方取得突破之后,青出于蓝创造出来的特殊点彩绝技。”
     “的确。”老爷子转着杯子:“就是没骨花卉的技法展现到了瓷器上,而且还加了一层白釉保护色彩。”
     “这样很难吗?”余三小白又发问了。
     “没骨花卉画法是宋代就有了的,结果在瓷器上却上千年都表达不出来。”老爷子摇头感慨:“直到雍正粉彩出现,才有了点没骨画法的意思,但是在浓淡过度的表现上,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真正有资格称作‘没骨绘’的,就是刚刚肘子说的刘雨岑,直到二几年才差不多完全成熟,能够真正将国画的这门技法在瓷器上展现出来。”
     说完啧啧摇头:“这画工也不比珠山八友差了。”
     “这画法说起来也不复杂,说白了,其实就是要找出能够在玻璃白中晕染开的釉料。”周至说道。
     “先用玻璃白画出花草型状,再用水彩料,在玻璃白上进行第二次点染。只要下笔准确轻捷,就能够得到水彩的效果。”
     “但是之前釉料中的红色不准确,要不偏于橘红色,要不偏于朱红,而正红,水红就不行了。”
     “瓷器研究所设立专项攻关,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研发出了表现优异,能够用于没骨彩工艺的正红色和水红色,才有了7501工程瓷里的水点桃花和水点梅花。”
     “后来这批瓷器被送往居仁堂,赣省轻工业厅下属的研究所和瓷器厂,悄悄称之为‘毛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权力巅峰:扶摇直上九万里 吃软饭吃成首富怎么了? 大唐第一亲王! 签到亿亿万年,系统爆炸了 你怎么就不相信我有超能力 无极之上 龙婿:绝武医神 白蛇娶亲,百鬼送嫁 好孕嫁到:冲喜王妃被宠冠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