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抉择:文情宦海两重天(15)
胡兰成到了林柏生家中,林柏生不在,只有他的副官在接待他,他心里害怕,起身想走,确看见进来一个彪形大汉,"请"胡兰成和他走一趟,他被带上一辆特工的汽车开走了。
车子在一座洋房前停下,里面鸦雀无声,他被带到一个小房间。胡兰成心中恐惧,便问警卫这是哪里,警卫回答说这是"曹公馆",胡兰成稍微平静了一点,就静静地坐着。但不一会,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忽然发起抖来,想划根火柴点支烟,手确颤抖地连火柴都擦不着。胡兰成一边鄙视起自己的怯懦,一边努力控制自己情绪,好一会,身上的颤抖才停止。胡兰成当时还不知道,关押他的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曹公馆",而是大名鼎鼎的上海路十二号--苏成德专门关押政治犯的看守所!而逮捕他的命令,则是汪精卫亲自下达的。
关押胡兰成的牢房里,里面只有一个地铺、一副桌凳、一盏电灯,其他什么都没有,窗子都被钉住了,一点光透不尽来,门锁得死死的,墙壁比石头还硬,外面还有一个持枪士兵在房门外盯着他。胡兰成心中不免绝望,以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了。神经恍惚之下,在地上乱摸一气,结果摸到了一根针,悲苦之际,于是用那根针在桌面上刻了一首白话诗:
花呀
以你的新鲜
补你的短命吧
胡兰成独自一人在狱中用诗文吐露悲凉,他不知道当时上海正万人争阅着张爱玲凄婉的小说。他俩笔下都写出了悲,但一个是感叹自己境遇之悲,一个是感叹时局的情感之悲。
当胡兰成刚被关进去在郁闷时,应英娣并没有把他走之前嘱咐的话太放在心上。等到很晚了胡兰成还没回家,她才着急起来,当下就去找池田。池田本来是个直性子,一直没能留意和理解胡兰成给他的那些暗示,这下看到应英娣这么晚了来找他说是胡兰成特别交待的,这下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连夜找到清水董三一同把这事告诉谷正之大使。谷正之让池田以他的名义先打电话给林柏生,就说日本方面要求保障胡兰成的生命安全,然后赶紧联络总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力图救下胡兰成。
日本人这边还真是把胡兰成当个人才。第二天,日本大使馆里清水董三、池田笃纪和一些总司令部部长、宪兵队课长聚在一起,召开会议商议援救胡兰成的办法。由于日本国内东条内阁最近刚说要尊重南京国民政府,而此事纯属中国内政,所以他们觉得不可以用外交的方法解决,尤其要避免对汪精卫的不敬。商量之下,他们觉得可以把责任加在林柏生身上,宪兵部和司令部一边给他压力,同时由使馆这边清水董三晓以利害劝告他,软硬兼施。
汪精卫这次对胡兰成下杀手,实在是忍耐到了极限了,以前胡兰成有点文人的迂腐和不知变通,这他倒可以忍受;但现在,他觉得胡兰成已经不是个倔头倔脑的笔杆子,而变成一根满怀心机的打人的棒子了,特别有三件事让他再不能忍受。
直接的就是最近这篇文章的事,胡兰成在文中"大放厥词",说什么"南京国民政府不能代表中国",还有预测"日本必败,南京国民政府必亡"等等。汪精卫叛党而建为政权,一直自居正统,胡兰成却偏要揭他这个伤疤;再者而汪伪政府的前途命运是和日本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的,胡兰成一下子把汪精卫最不愿提起的结局非要说出了,这不是成心给他好看吗?自己一直在努力"促成和平",旁边却有人在唧唧歪歪说风凉话,汪精卫能忍受吗?
在一个就是李士群之死,李士群是汪精卫的得力干将,汪精卫很器重他,对他的死,汪真是很悲痛,不仅派自己的亲信去代他致哀,还亲自给他写墓志铭"才足以济世,而天不永其年",说他实不该死的。以汪精卫的聪明,自然能知道此事是周佛海主使,胡兰成出谋,而胡兰成为了打击现在的政敌,居然和以前的政敌周佛海联手,其人立场之不定,深为可疑。而周佛海的势力已将尾大不掉,胡兰成还再帮他剪除政敌,已有"夺权"之嫌了。
第三是胡兰成和日本人之间的暧昧关系也让汪精卫疑虑重重,他了解到胡兰成每个周末都去日本使馆参加交流会,也知道他与池田等人关系密切,但是到底他与日本人关系深到什么程度,林柏生估计也不清楚。但是胡兰成交往的那些少壮派军官,却大都是日本国内反对东条英机扩大战争的"反战派",而且他那篇文章,也是和反战派的立场声气相投的。另外,胡兰成一入狱,很快便有那么多日本军官来营救他,他和日本这种亲密的关系是怎么形成的,会有什么结果,汪精卫对此真是又疑又惧。所以终究下定决心,非杀他不可。
日本这边不敢拿汪精卫说事,只是一味逼迫林柏生,林柏生被逼急了,拿出了汪精卫的亲笔信来抵抗。信里陈数了胡兰成的罪状,甚至说他勾结蒋介石政府,每月接受重庆的五十万元秘密经费。日本人见此也无言以对,事情又拖了下来。
这一天,开完会的池田回到了家,满腔悲愤地让他的太太把手枪拿给他,说要为胡兰成以姓名一搏。他太太心里本想阻止的,但日本女人顺从惯了,没敢反对,只是默默地取出枪给了他。池田拿着手枪,跑到宪兵队找到河边课长,说道:"胡君一案,全由我所累,如此失信于中国人。现在用外交的方式救不了,我现在就去上海路十二号去救胡君,那边的警卫要是阻挡,我就开枪,他们只要还击把我打死或打伤,你们就有理由用宪兵队去包围那,救出胡君了。"当下河边也很感动,说道:"我大日本武士道难道要你一人牺牲于义吗?我亦和你一起做。"当下约定午夜二时点武装出动营救。
商议完毕后池田去报告谷正之知道。谷正之说到:"宪兵能有此决心,不愁此事不成,你去之前可在警告林柏生一次,他自愿肯释放胡君最好。"
池田随后就到了林柏生家,这时已午夜后,他对林柏生陈之以利害,说到时候还不放胡兰成,宪兵队就要武装出动。林柏生见此也慌了,急忙赶到汪公馆求救,汪精卫最后开出一纸手令,上面写着"立即释放胡兰成",他将手令给池田看了,然后便赶紧安排胡兰成出狱。
池田准备了大使馆的汽车去接胡兰成。郭秀峰转汪精卫的要求让胡兰成写一份"悔过书",胡兰成没有拒绝,挥笔写成,然后坐池田的车回到了家。在狱中时胡兰成得知汪精卫列举他的罪状时竟有暗通重庆并每月接受五十万机密费之事,便料到汪精卫起了杀心。
这件事情后,胡兰成和汪精卫彻底决裂了,转而视日本人为再生父母,后来他在《今生今世》曾说"异国存知己,身边动刀兵",说的便是这件事。
从狱中出来之后的胡兰成此时在家休养,时间长了,也觉得无聊,整日里看闲书杂志之类。闲来无事也写写东西什么的,就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一个后来在他生命长河里占据了极为重要地位的女子--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