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瓶装旧酒
索罗斯的风格之一是他喜欢为自己的想法冠上些夸张的名称,尽管这些想法有些本来就有通俗易懂的称谓。这样一来确实有些好笑。我以前提到过,“反身性”代表反馈,“偏差”代表标准预测,“大循环”代表泡沫,“合作社”代表银团,“实时实验”代表交易日记。在1985年12月8日的交易日记里,他认定现在谈世界经济的全面崩溃为时尚早,相反,繁荣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他没有将其描述为“暂时缓解”,而是描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这个字眼在6个自然段中出现了4次;他还宣称这次是“一生一次的牛市”。当时,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 000点左右。9个月后,1986年9月28日,他写道,“现在是宣布这个‘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正式结束,并开始寻找下一个黄金时代的时候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的字眼。标准普尔指数此时大约在2 300,因此,在“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被“宣布”结束时,它才持续了9个月,平均涨幅仅为15%—或许这是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次“黄金时代”!
索罗斯的忠告
我们现在正处于另一个正在自我强化并将最终自我毁灭的周期之中—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狂潮。
市场参与者无法阻止繁荣的发展,即使他们已经意识到泡沫迟早要破灭。不进入市场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因为现代经济是相互联结的,这里没有世外桃源。因此,对于投机者来说,最明智的策略是在这股浪潮停止前尽量关注国外市场,并在泡沫破灭前尽可能撤出全部投资,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索罗斯在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泡沫时期就是这么做的,他当时的做法值得投资者借鉴。
至于繁荣—萧条序列,在趋势反转前,那些相信趋势的人无疑会如鱼得水。所以,问题是如何尽可能精确地把握住那个时机。
经济紧缩还会造成失业和生活水平下降,因此货币当局总会采取措施以刺激经济—这在信贷扩张时是可行的。但是我们将要面对的衰退很有可能在社会借款能力萎缩—一种空前危险的情形—时出现。
索罗斯相信,纳比斯科(RJR Nabisco)收购案① 以及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的垮台是这次的公司并购风潮达到顶点的标志,正如索尔.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企图兼并化学银行(Chemical Bank)标志着20世纪60年代的合并兼并浪潮结束一样。(他认为,布什政府应该取消允许杠杆并购者将债务利息在税前扣减的政策)。现在流行的将股票分成不同的部分的做法与后者一样,都享受了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次的繁荣—萧条交替还会像往常那样发展吗?如果放任自流,今天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地以经济系统的崩溃而告终。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是政府的职责之一,而且索罗斯认为?除了1987年10月发生的那场不幸外,当局的确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