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当代“神农”袁隆平-第四章 矢志不渝,躬身田畴的探索岁月(1953年-1966年)(18)

乐读窝 > 心理哲学 > 当代“神农”袁隆平

第四章 矢志不渝,躬身田畴的探索岁月(1953年-1966年)(18)

书籍名:《当代“神农”袁隆平》    作者:朱仰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3.“惊世”论文引来冷嘲热讽

    从1964年的六七月间和1965年的六七月间,袁隆平与爱妻邓哲用了两年时间,在安江农校四周的稻田里寻觅,以大海捞针的精神,先后共勘查了14万株正在扬花的稻穗,总共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他们采收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植株的种子。这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珍贵资料啊!夫妇两人把它们视为珍宝。春天来了,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种进试验田里,每日精心观察,看那一粒粒种子抽出了嫩嫩的绿芽,它们在袁隆平的精心培育下,如一棵小树茁壮地成长着。看着这些秧苗一天天地长大,袁隆平感到了生命不可遏制的蓬勃力量。

    寒来暑往,经过两载岁月的探索、试验和研究,雄性不育材料逐渐在他们眼中显出它的真面目来。经过对两年来获得的科学数据分析,他们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分为三个类型:无花粉型、花粉败育型、部分雄性不育型。经过试验他们更加坚信: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指日可待。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结论,杂交水稻优势利用如果成为可能,这将会给水稻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在杂交水稻研究史上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满怀欣喜和希望的袁隆平兴奋地将上述观点整理成第一篇论文,题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2月28日的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讯》上。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内容新颖,见解独特。它的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标志着袁隆平正式走进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

    然而,这篇文章后来成了袁隆平取祸的根由,也成为袁隆平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这篇论文的发表无疑被视为资产阶级张目的反动学说。虽然“文革”还没正式爆发,但是什么“白专道路”啊,“推崇西方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啊,“历史反革命家庭”的孝子贤孙啊……不一而足,一个个又厚又重的帽子扣在袁隆平的头上。

    面对不时聒噪在耳旁的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眼边的一个个白眼,袁隆平都不以为然,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时,他就不会理会弥漫在耳边的噪音,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人,不知道是天性乐观,还是天生对世俗的尔虞我诈反应迟钝,他对自己的杂交水稻事业丝毫未失去信心。

    这些反对嘲讽的声音也丝毫没影响他的情绪,他依旧每个星期快快乐乐地去游泳,晚上闲来无事叫上好友下盘棋。烦恼愁绪于我何加焉?在冷袁隆平院士在实验室观察杂交稻苗。

    漠和诽谤面前,他显出了超常的强者风范。他还满怀信心地对妻子说:“我为几亿农民研制优良种子,我为农民而搞科研,我将我的科研成果赠予农民,留给众人。因为有我的爱妻与我相伴,我的希望不会落空。”

    坚强、勇敢的品质在袁隆平身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这花朵芳香四溢,因为它里面蓄满了甜蜜的爱情和凝结着汗水的结晶。时光飞逝,即使今天回味起来依旧是余味无穷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当代神农袁隆平刀尔登读史:中国好人刀口上的家族数字货币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学好数学并不难.代数牛奶可乐经济学3牛奶可乐经济学2如何成为一名脱口秀老手心智与阅读最后一个道士2我的极品美女总裁鬼吹灯之圣泉寻踪鲁班的诅咒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盛宠神纹战记青玄道主进化狂潮狩魔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