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识管理-结论 未来的管理者

乐读窝 > 文学作品 > 认识管理

结论 未来的管理者

书籍名:《认识管理》    作者:彼得·德鲁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如今,高等院校中管理系的学生依然非常活跃,在今后45~50年的时间内(直到2025~2050年)他们将一直从事管理工作。

    19世纪下半叶,没人能够预见到1925年或1930年的世界。1930年左右,当今天的管理者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或刚刚参加工作时,同样没人能够预见到1970年的世界。当时唯一能够预测的是,半个世纪后的政治、社会、经济将发生巨大变化。

    但是,我们已经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未来管理者(当今管理系的学生)的许多状况。为了规划自我的发展并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未来的管理者当然会掌握新技能、产生新需求,然而管理者的基本任务将保持不变。未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自己所属机构的绩效。管理者将负责使工作富有成效,帮助员工取得成就。对组织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进行管理的任务的重要性将日益提高,要求将日益增加。换言之,我相信,尽管未来的管理者被期望拥有更丰富的知识、更深刻的思想、更完善的计划、更精湛的能力来履行上述责任,但与当今的管理者相比,双方关注的是相同的任务,操心的是同样的事情,面对的是相似的难题和要求。

    然而,我们也可以预测,管理任务将发生若干重大变化。其中之一必然会成为公共服务机构(政府机构、医院、学校等)推进系统化管理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50年中,工商企业是管理的前沿领域;未来50年,公共服务机构很可能成为新的管理前沿领域。但是,每一个重大的任务领域也存在若干主要问题,它们很可能需要未来的管理者开展系统性工作才能解决。在首要的任务领域(即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绩效),最紧迫的问题是组织有序地抛弃过时的、没有成效的、不再合适的业务。创新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这方面我们已经学到很多。我们起码已经知道,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是管理者的主要责任。现在我们必须明白,抛弃昨天同样是管理者的核心任务。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尤其需要了解这一点。迄今为止,公共服务机构很少抛弃过时的业务,而且几乎从未组织有序地这么做过。

    在工作和做工领域,使组织内的工业关系符合社会现实是未来管理者面临的重大任务。过去的50年中,所有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当今的“工人”从收入和社会地位来衡量很可能是“中产阶级”,并且可能是“知识工作者”而不再是“体力劳动者”。确实,在大多数著作和讨论中,制造业的“蓝领工人”(“工人”的原型)如今在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成为少数群体,并且到2000年很可能成为工作人口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即使是当今的体力劳动者,也就是制造业的蓝领工人,在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尤其是后者)上也与过去的体力劳动者截然不同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界限正在迅速消失。无论该界限在我们的言辞中具有多么强烈的感情色彩,它都已经变得不合时宜。通过养老基金制度,雇员(尤其是在美国)正在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真正所有者。在当今美国,雇员养老基金拥有大约1/3行业的所有权,掌握了大量巨型企业。到1985年,养老基金在美国企业股本中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50%左右,在大型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将远远高于50%。其他发达国家与美国殊途同归。这一切不会造就乌托邦式的劳资关系。本书中讨论过的围绕工作和做工的全部原有紧张关系、难题、冲突都将继续存在,但员工通过养老基金制度日益成为真正的所有者(即使员工不能直接控制企业),这将使其通过系统性地、有目的地开展工作朝本书所谓的“负责任的员工”前进成为可能和必要。负责任的员工无论身在何种岗位,都对自己的任务、自己的工作团队、工厂社区的治理以及关注的问题负有高度的管理责任。这并不需要太多创新。实际上,100多年来,大量企业一直在从事这项工作,只不过向来是彼此孤立的例外情况,未来必须成为普遍的惯例。公共服务机构在这方面再次需要进行最大限度的改革,因为在对工作和做工的管理方面,公共服务机构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管理有序的企业。

    最后,对组织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进行管理方面,管理者将必须学会系统而仔细地思考,从而在相互冲突的需求和权利之间进行难以抉择的、风险重重的“权衡”。与此同时,无论组织的影响是技术性的还是社会性的,也不管这些影响作用于组织中的个人还是社会、社区、外部环境,管理者都必须学会预先考虑组织(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构等)的社会影响。这是一种领导责任。并且在组织社会中,无论具体的管理者个人拥有的权力和发挥的作用多么微小,但作为整体的管理者是社会的领导群体。

    这些既是管理层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对管理层的新要求。我们还能预测管理者个人的重大变化。越来越多未来的管理者将拥有不止一个职业生涯。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四五十岁的某个时刻调整自己的工作、更换所处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角色。一位管理者或专业人员越成功,就越可能改变自己的职业,有可能仅仅是从一家企业跳槽到另一家企业,或者从会计岗位换到销售管理岗位,但也可能是从一种类型的机构更换到另一种类型的机构。例如,一家中型企业中成功的财务主管转变为一家医院中的行政人员。如今,“第二职业”绝非稀奇,然而,在我们仍旧视之为例外情况的领域,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公认的常态。其中一个原因(绝不是唯一原因)出在雇员养老金计划,尤其是企业的养老金计划。养老金计划使中年管理者和专业人员获得了高度的经济保障,而在以往,仅仅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就会把人们束缚在他们已经驾轻就熟、感到厌倦、不再有挑战性、丧失愉悦感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可以有把握地预测,形势的变化将使管理者高度重视持续学习;高度重视作为个人和管理者承担的自我开发责任;高度重视管理工作、管理技能、管理工具的全面知识。

    关于未来的管理者,我们能够预测的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未来将继续存在管理者。很有可能,未来管理者的人数要比当前更多,并且更加重要。除非人类社会在核战争等人祸中灰飞烟灭,否则未来仍然是一个组织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家也将日益转变为组织社会。组织远非完美,每位管理者都有切身的体会,组织往往难以管理、频遭挫折、氛围紧张、冲突弥漫、笨拙迟缓,但是组织是我们实现经济生产和分配、医疗保健、治理、教育等社会目标的唯一工具。只有现代组织才能提供上述服务,我们没有丝毫理由预期社会愿意丧失现有的一切。实际上,我们完全能够预期,社会将对所有组织的绩效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将更加依赖组织的绩效。

    正是管理者,使各类组织顺利运作,并取得卓越绩效。

    彼得·德鲁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如何成为创意组织谁统治美国?:公司富豪的胜利赢回专注力读脑术如何打造你的最优工作节奏如何领导天才团队别想那只大象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我们的脑子够用吗:剑桥的9堂趣味脑科学课总裁的天价穷妻重生六零好时光神魔之上战王龙妃帝临鸿蒙地球游戏场最勇敢的事妖娆召唤师万古第一帝网游之全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