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科学的关系(3)
——用于建筑。宫阙殿门多按此四象命名布置,且在方位上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三辅黄图?汉宫》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如此这般的布置还有很多。
——广泛地用于术数中。尤其是风水,不仅用四象来判别吉凶,还常常以其为标准,评判地形之善恶:“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并从此衍化出许多细则。
上述的二十八宿也成为风水理论中必不可少的框架,特别在风水罗盘中,二十八宿是其必需的一圈。
又因二十八宿中的室宿和壁宿二星相连组成长方形,像古代锄的形状。古代农具锄又称做“定”,故该两宿合称为定星。据记载,古代,定星中天时,为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如《诗?郭风?定之方中》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汉郑玄笺注:“楚宫,谓宗庙也,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这大概是最早的关于建筑择日的具有科学意味的记载,也是营建一词的由来。
4.十二辰、十二次与星岁纪年
十二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一周天的划分方法,大抵沿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365度等分为十二个部分,每部分约30度,用地平方位的十二支来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因古代将30度称做一辰,故而得名“十二辰”,与二十八宿有对应关系,当星宿南中天时,十二辰与地平方位的十二支恰好一一对应。
古代中国天文学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轨道,还把黄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做十二次。十二次与宿为同一意义,即止、停留、住的意思。也就是说,十二次为日月五星所停留之处所,因一年之中太阳与月会合十二次,故名为十二次,其具体名称依次是:星纪、玄枵、诹(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次、十二辰、二十八宿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