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生活本就是千疮百孔,泥沙俱下,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畅通无阻。
可是,职场如战场,“硝烟”四起;生活从狗血到一地鸡毛;婚姻像四顾无人的黑色坟墓;人生之路从礁石遍布到坎坷难行……
但在这茫茫世间,我们的一句贴心言辞,可以化作灯塔,指引他人人生之舟前行的方向;可以化作清风,不经意间变成他人绝望心头的瞬息温暖;可以化作夜空深处最耀眼的北极星,点亮我们单调无聊的生活。
所以,我这本《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诞生了,愿倾我毕生之力,帮助读者朋友们在聊天技巧方面更上一层楼。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这是一种“圆滑世故”的表现,可是我觉得,茫茫世间,如果我们能通过我们说话时的这一点儿小技巧,给身边的朋友们带来幸福和欢笑,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再上一个台阶,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知道,市场上充斥着许多书籍,关于培训的,关于做人的,关于成功学的……浩如烟海,却也鱼龙混杂。大家不一定会看完我编写的这本书,也不一定会记住我讲的所有技巧,甚至还有很多疑虑、很多反对、很多迷茫!但都没关系。这整整二十六章节的内容,只要能促使大家有意识、用心地与人交流,慢慢地寻找自己的说话方式,我觉得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交流还在继续、学习还在继续,周遭的一切,连同这个宇宙,也都在继续……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
看啊,交流在继续。从美国Twitter(推特)治国的总统,到上海柴米油盐的老娘舅,没有人能离开交流。读书与工作、面包与咸菜都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一口唾沫一个钉地去完成和争取。但是,生活的压力有时候会异化我们,让我们不愿意多说话,甚至不愿意好好说话。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山楂树少、圣诞树多的年代,我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大于对心灵的关照。可越是如此,我们就越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没有真诚交流欲望的谈话是没有灵魂的。
学习在继续。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学习有时候对大家来说是被动的,甚至是一种负担。但我想,像我们这样的交流应该是大家主动选择的。读者朋友们选择拿起我的书,我想,绝不是出于非常功利的目的吧?我想,大家应该是为了有一双慧眼和一口“莲花”吧?所以,请大家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我分享了多少技巧上面,更不要随意看看就算了,要记得去思考,哪怕你们反对;记得去应用,哪怕最开始并不成功。要知道,动脑子的学习才是对自己时间的最大尊重。
还有,梦想也在继续。我们不能盼着每时每刻都能将学到的技巧转化为生产力,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即刻变成雪白的馒头。但是,如果我的某一句话可以帮你筑起心灵的堡垒,对抗繁华的喧嚣,或者促使你们有了一步步扎实的行动,从一个舞台走向更大的舞台,那我的梦想便实现了。可是,你的梦想呢?所以,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把说话进行到底,最终成为表达的大师。
其实,不管大家来自哪里,如果我们想与人交流、说话、聊天、沟通……为大家背书的不是《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这本书,不是大飞老师我,而是你们自己的内心,是智慧、学识、教养、品位。愿这些东西能够一直陪着你们。要知道,说话不是生活的大餐,它只是维生素。有了它,你不会觉得有什么;可若没有它,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我动笔写这本书时,是一年前的春天,可那种感觉却像是在盛夏——气氛欢脱而热烈;搁笔的时候是在盛夏,但感觉却像是在春天,因为我们彼此无形的交流都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我们的心里发芽生长。
《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这本书到现在真的要跟大家告别了,感谢每一位读者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帮助我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社和幕后团队,感谢你们的坚持和努力。没有你们,就不会有这本书。
我在此,衷心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