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哲学心理 >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第40节:不平等带来的愤怒(21)

书籍名:《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作者:马丁.沃尔夫
推荐阅读:全球化为什么可行txt下载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笔趣阁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顶点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快眼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第40节:不平等带来的愤怒(2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收入的扩大,在其他高收入的大国中(例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并不那么明显,至少对全职员工是这样。但如果我们考察工作时间和失业率的情况,就会发现它们也具有类似的特征。非熟练劳动力更容易失业或者被迫从事兼职工作。结果,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中,有20个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因为劳动收入内部的不平等情况加剧。

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原因何在?理论上存在几方面的可能,有的来自劳动力的需求因素,有的关系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其中包括:外贸的影响,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增加,部分是因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外包所致;竞争的普遍加剧,削弱了某些产业内部(如钢铁和汽车制造业)的垄断局面,而这些产业在历史上曾经给那些依赖工会组织进行谈判的非熟练劳动力创造了很大的工资溢价;法律和其他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削弱了工会的谈判筹码;技术、特别是需要人的技能的技术变革,这些创新增加了社会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教育体系的失误,没有尽快增加熟练劳动力的供应;以及非熟练劳动力的移民等。

对外贸易和移民对于不平等状况的加剧是可能的解释之一,或者更精确地说,它们导致高收入国家的非熟练工人的相对地位下跌。有的人或许会进一步指出,对外贸易的增加导致发达国家的技术变革有更多技能化倾向,其目的是节约从世界标准来说相对昂贵的非熟练劳动力的花费,它使得企业倾向于开发能节约简单劳动的技术。然而即使不是这样,一条著名的经济学定律--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也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劳动力的工资,将在贸易中趋同。如果这个定理成立,那么由于世界上的非熟练劳动力人数太多,同时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劳动力的比例大大提高(包括潜在的和实际的影响),高收入国家的普通劳动力的收入就注定会下跌,至少是相对下跌。从更加残酷的角度来说,高收入国家的工人们在历史上因为自己国家对于制造业的垄断而获得了过多好处,如今他们则要面临来自全世界的非熟练劳动力的自由竞争,后果当然是很严重的。

我将在下一章更具体地考察对外贸易的影响,并继续上述的讨论。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适用需要一些强有力的假设,其中,生产效率在所有的国家中必须相同,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还有,在应用这个定理的时候,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会出现改善(劳动力密集型的进口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出口价格下跌),然后这会带来生产方式的转变,更密集地利用多余的非熟练劳动力。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贾格迪什·巴格瓦蒂等人指出,上述景象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并未出现。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每个产业都更多使用熟练劳动力,在大多数研究者看来,这种情况的发生,显示起决定作用的力量还是倾向于技术密集型的技术变革。林德特和威廉姆森教授总结了经济学家们关于美国的不平等扩大的看法(因为美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尤其突出),发现大家普遍认为,差距扩大中大约15%到1/3的因素是由于外贸的影响。57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全都是演员:白骨精的职场私房话 圈单 趣味经济学100问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注解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 学姐的秘密 痛才是成长 价值发现: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