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宋朝开国六十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开国六十年

制度建设:兵权宜分不宜专(3)

书籍名:《宋朝开国六十年》    作者:范学辉
推荐阅读:宋朝开国六十年txt下载 宋朝开国六十年笔趣阁 宋朝开国六十年顶点 宋朝开国六十年快眼 宋朝开国六十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宋朝开国六十年》制度建设:兵权宜分不宜专(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后周建国之后,继任枢密使的王峻,也很有步郭威后尘的雄心。为了巩固柴荣皇位继承人的地位,郭威只能是杀掉了王峻。

王峻事件过后,郭威和周世宗削夺了枢密使的兵权,不再以禁军大将居其位。但枢密院的兵权下降之后,禁军大将的兵权就处于失控状态。像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殿前都点检张永德,都是皇亲国戚,位至极品;后起的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也不例外,堪称是“握兵权已重”。虽然周世宗临终前在禁军内部人事调整上费尽了心机,但在失去了枢密院强有力制约的情况下,禁军大将兵权恶性膨胀的后果,只能是导致兵变的发生。赵匡胤黄袍加身,也不过是捷足先登罢了。

宋太祖开国以后,就汲取了后汉、后周两方面的历史教训,双管齐下,注重从制度上防微杜渐,确立了枢密院、三衙互相制衡的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以防止其中任何一方有可能独揽禁军兵权。

首先,树立了枢密院军政最高决策和复核机关的地位,三衙被定位于枢密院之下的执行机构。宋太祖得国伊始,为了改变枢密院毫无作为、禁军大将兵权几近失控的局面,在“杯酒释兵权”的同时,着重充实枢密院。他最亲信的智囊赵普,陈桥兵变后就在枢密院任职多年,先是出任枢密院的枢密直学士、枢密副使,建隆三年(962)拜枢密使。他的另外两个心腹幕僚李处耘和王仁赡,也先后出任枢密院的枢密承旨和枢密副使。这三个人都是最得宋太祖亲信和赏识的才智之士,由他们出掌枢密院,枢密院显然重新恢复了对禁军大将的控制能力。

其次,宋太祖用赵普出任枢密使,“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利用文武之间的矛盾,枢密院长官多任用文臣,与三衙禁军大将形成“以文制武”的格局。从五代至宋朝,作为统治集团中的两大群体,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文武二途,若冰炭之不合”。五代是武夫横行,欺凌文臣,宋朝则是“重文轻武”,情况完全反了过来。

宋朝三衙皆用武将,枢密院虽主军政,却一改五代旧制,以文官为主,少数武将出任枢密使,要么很快丢官罢职,要么就是文官集团的阴谋,如奸相秦桧要解除韩世忠、张俊和岳飞三大将的兵权,就先把他们提升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然后再下手陷害。这既是宋朝“以文制武”基本国策的具体贯彻,用文官来监督和制约禁军大将,又是有意识地利用文武之间的矛盾,甚至有意地制造矛盾,防范枢密院和三衙互相勾结的重要手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 太阳神赫鲁斯:古代神灵与工业文明最后之决战! 太空独舞 太空步 她可以当总统 所有的乡愁 孙子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