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专业户

书籍名:《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作者:周膺
推荐阅读: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txt下载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笔趣阁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顶点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快眼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专业户,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专业户

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自宋代开始就尖锐地暴露出来。宋代版图比汉唐小许多,而人口则突破1亿,比汉唐几乎多出1倍。当时的福建路和两浙路,平均户有田亩数分别为106亩和203亩。其次的成都府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分别为267亩、35亩及374亩。叶適《水心先生别集》等史籍多有“民多而地不足”、“土狭民稠”等记载。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当时也兴开垦荒山、围海围湖造田,新造了许多梯田、圩田、葑田等,特别是使包括土地、肥料、种子、水与工具等使用和管理在内的精耕细作的集约经营方法最终定型,农民的平均生产力比汉唐提高两三倍。宋代的水稻品种有260多种。粮食亩产北宋为米三石,南宋达到六七石,并形成了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等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语是为所指。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高,带来的后果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宋代的农民不再像汉唐那样在本业上有事可做。而精耕细作之粮食种植方法的成熟,便被他们扩展到经济类作物的生产上。这些产业所争得的土地产出率更高。粮食和经济类作物的增产,导致其消费方式必然转化为加工产品,这又推动了农村加工与养殖业的发展,并带动了商业与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据台湾学者研究,赵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时代,其后几个朝代均不及。北宋为201%,南宋为224%。(参见赵岗、陈钟毅:《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载《食货月刊》,第13卷,第3、4期,1983年7月)《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每天有数千担鲜鱼输入。《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肉铺不计其数,鲞铺不下一二百家。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四载:“唐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诗》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曾为唐代“贫眼所惊”的东西,不仅为宋代贫民所有,“十幅红绡为帐”还为之所讥。宋时“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縠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李觏集》卷一六《富国策第三》)。再如酒的消费,《宋史·食货志》记载,酿酒业的发展致使在京酒户每年用糯米30万石。周辉《清波杂志》卷七载:“四亩种秫,三分之一供酿材曲蘖,犹不充用。”花户们对新奇品种的培植日新月异。在中国现存的花卉专著中,有关牡丹、芍药、菊花等的专著宋代最多。

各种生产技术的改善,使宋代的臣民和皇帝并未被土地短缺所困。宋人陈旉《农书》上有过这样一个统计,一个10口之家的养蚕专业户,养10箱蚕便足以维持生计。有人根据韩鄂《四时纂要》中的蚕桑比算出养10箱蚕用3亩桑田便够。10口之家所需粮田则要近十倍或数十倍于此。宋代官私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茶园户”、“乡村酒户”、“花户”、“药户”、“漆户”、“糖霜户”、“水碨户”、“磨户”、“熔户”、“机户”、“绫户”、“香户”、“蟹户”等名称,它们在宋之前是不多见的。这说明农村专业户在两宋已成为一种经济力量。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一文指出,历来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大宗的农业税,在宋代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以前不太重要的商税、专卖税、矿产税则逐渐升居主要地位。熙宁元丰以后,农业税仅占国家全部税收的30%,其余70%则属商税、专卖税等。蒙文通《从宋代的商税和城市看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一文曾对熙宁十年(1077年)的商税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其中80%来自于县、镇以下的小市场。朱瑞熙在《宋代社会研究》一书中,根据商税估算出宋代每户年平均商品交换额是20贯。其中大量属于农村专业户的成果。

这些专业户的社会分工相当细。“机户”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宋代,既指城市的纺织手工业户,也包括农村的纺织专业户。这种“机户”与前代纺织户有性质上的不同,它已从原料生产中分离出来,光纺织不养蚕栽桑。不惟如此,蚕丝原料的生产即栽桑与养蚕也彼此分离。再如养鱼业也有了畜苗与放养分在两地的社会分工,形成了鱼苗专产区。江西路的江州、湖口诸地就是著名的鱼苗生产专业化基地。据周密《癸辛杂识》别集《鱼苗》载,江州等处水滨产鱼苗,地主至于夏取之出售,以此为利。

农村专业户的大量出现,使农业产业得以升级,虽然其与以一家一户为单元的传统农业生产一脉相承,是传统农业的自然展开或扩张,但也是科技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这种农村专业户由单纯农业型,扩大到农业加工型,最终又推进商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反过来后二者又刺激了前者的扩张。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生活消费品的日益丰富,农村城市化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就势所必然。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增加了对农村的各种需求。社会生产有了动力。

?20年中国发生的事,与久远的宋代何其类似。我们叫“专业户”当然是今日的名词,但是它的产生确在遥远的年代。中国历史好像凝固了数百年。过去未曾做过而必须做的事,总有一天要做的。今日之世界当然与宋时大有不同,我们再做一遍宋人的事还是很不够的。如果我们做不好今日该做之事,那么,数百年后还有可能再来做今日之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宋朝开国六十年 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 太阳神赫鲁斯:古代神灵与工业文明最后之决战! 太空独舞 太空步 她可以当总统 所有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