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毕昇这个名字(2)

书籍名:《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作者:周膺
推荐阅读: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txt下载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笔趣阁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顶点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快眼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毕昇这个名字(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宋代印刷业分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后两种属私刻。北宋官刻由秘书省国子监主持,南宋时国子监官刻功能减弱,地方官刻功能增强。地方官刻机构有种种不同的名称,一般用官署名称,如茶盐司、转运司、安抚司、提刑司等。用地方政府公库钱刻印的书总称“公使库本”。此外,州军学、郡学、县学以及书院等也刻书。南宋时设于临安的官刻主要有纪家桥国子监书库、望仙桥德寿宫、凤山门修内司、左廊司局以及两浙转运司、临安府等。最著名的有浙西茶盐司、浙西提刑司等。北宋国子监曾刊刻《史记》、《汉书》、《后汉书》、《唐书》等。南宋国子监曾刊刻《周易正文》等12经、《史记》等17史。德寿宫刊刻《隶韵》等,左廊司局刊刻《春秋经传集解》等,修内司刊刻《混成集》、《绍兴校定本草》等。临安府本著名的有绍兴九年(1139年)刻的《群经音辨》、《汉官仪》、《文粹》,绍兴十年刻的《西汉文类》等。另外,通江桥北太医局刻印医书,印历所刻印历书,交引库刻印茶、盐钞引,行在会子库刻印会子。官刻本的特点是精于校勘,一般须经初校、复校、再复校三道程序,方可付印。书末印校勘者姓名以示负责。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刻书之禁松弛后,私刻不断增多,至南宋时蔚然成风,临安的私刻更为全国之首。私刻本署某某家塾、堂、斋、宅、府等为记,通称“墨围”或“牌记”。杭州兼有商业功能的书坊在中国发展得最早最广,南宋时有相当规模。其刻本一般标明某堂或某书铺,分为经铺、经籍铺、文字铺等多种。刻书范围遍及各行各业,无所不包。据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所记,临安著名的坊刻有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棚北大街陈解元书籍铺、洪桥子南河西岸陈宅书籍铺、鞔鼓桥南河西岸陈宅书籍铺、太庙前尹家书籍铺、众安桥南街贾官人宅经书铺、修文坊相对王八郎家经铺、钱塘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经铺、行在棚南大街前西经坊王念三郎家、沈二郎经坊、猫儿桥东岸开笺纸马铺钟家、太庙前陆家、钱塘俞宅书塾、中瓦南街东开印经史书籍荣六郎家、钱塘王叔边家16家。《梦粱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等书所记有近20家。太庙前尹家书籍铺所刻书也不少,如《曲洧旧闻》、《钓矾立谈》、《渑水燕谈录》、《茅亭客话》、《却扫篇》、《续幽怪录》、《箧中集》、《述异记》等重要文献。钱塘王叔边家刻有《汉书》、《后汉书》等。钱塘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经铺刻有《寒山拾得诗》等。行在棚南大街前西经坊王念三郎家、猫儿桥东岸开笺纸马铺钟家,以刻印《金刚经》等佛经为主。中瓦南街东开印经史书籍荣六郎家以刻印经史书籍闻名。

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棚北大街陈解元书籍铺为陈起、陈续芸父子经营,他们拥有刻工数十人,刻印唐宋名人诗集与笔记小说100余种。刻本均十分工致,故生意兴隆。陈氏父子待人友善,买不起书的人可以赊账。陈氏刻书现今尚有流传。陈起,字宗之,一字芸居,钱塘(今杭州)人。丁申《武林藏书录》载:“钱塘陈宗之起,事母孝,宁宗时乡贡第一人,称陈解元。居睦亲坊,开肆鬻书,自称陈道人。著《芸居乙稿》。凡江湖诗人皆与之善,取名人小集数十家选为《江湖集》。”陈起是出版商,又是诗人。郑斯立《赠陈宗之》诗称:“诵其所为诗,刻苦雕肺肝。陶韦淡不俗,郊岛深以艰。君勇欲兼之,日夜吟辛酸。”可见他是一个书卷气很重的好学深思的人。陈起父子与当时的许多高官,以及刘克庄、叶绍翁、赵师秀、许棐、周端臣、吴文英等江湖派诗人交善,刊印他们的诗集。人称南渡后诗家姓氏不显者,多赖以传。另外,他们还刊印了大量唐诗。周端臣《挽芸居二首》诗云:“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字画堪追晋,诗刊欲遍唐。”《两浙古刊本考》称:“今日所传明刊十行十八字本唐人专集、总集,大抵皆出陈宅书籍本也。然则唐人诗集得以流传至今,陈氏刊刻之功为多。”陈起后因刊诗贾祸,为宋代自北宋“乌台诗案”以来最大的一次诗狱。在中国文学史上,流派的产生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但以一个书商之力促使一个流派的形成,却是不多见的。

由于印刷书籍增多,宋代出现了许多藏书家。早期有江正、李昉、宋缓、王洙等,后来有叶梦得、晁公武、郑樵、尤袤、陈振孙等,他们的收藏达到一两万至五六万之多。藏书家获得的善本,往往不是官刻,而是版本来路多、出书效率高的私刻。周密《癸辛杂识》称:“廖群玉诸书,《九经》本最佳。凡以数十种比较,百余人校正而后成。以抚州萆草纸、油烟墨印造,其装褫至以泥金为鉴。”廖群玉的刊书,极有名声,均在临安刻印。

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便向国外传播。雕版印刷术外传较早。13世纪高丽已有活字印刷,16世纪末日本也较普及。古登堡的发明比新疆一带的活字印刷文物要迟一个世纪。据其他文献我们可以猜测,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后,经由中亚,特别是波斯,在13世纪至14世纪之间传入欧洲。不过古登堡应用于拼音文字,并发明了简单的印刷机。古登堡之印刷术在文艺复兴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人文科学精神的发扬,与之分不开。这一点,中国就大为逊色了。古登堡之名字之所以为人重视,是因为其印刷术与文艺复兴联系在一起。毕昇之名字不过被中国人视为一发明家而已,雕版印刷的发明者更无从查考,可见印刷这一古老技艺在中国的命运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尽管如前所述,印刷术仍被中国人用以印行了许多书,而且数量十分可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宋朝开国六十年 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 太阳神赫鲁斯:古代神灵与工业文明最后之决战! 太空独舞 太空步 她可以当总统 所有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