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第6页

书籍名:《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作者:张辅元
推荐阅读: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txt下载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笔趣阁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顶点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快眼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第6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赵王君臣研究原有服装的利弊,乃至人们走路的姿态,看到服式对富国强兵的作用,阐发出服装改革的实际意义。他们认为,风俗不论古今,文化不论中外,于国于民有益,皆可学习之。能效法帝舜而学胡服,这是颇富见识的。
    赵武灵王,身为诸侯,竟然置周天子礼仪和群臣幕僚的非议于不顾,带头穿胡服上朝办公,开中原短衣之先例,这种胆气委实难能可贵。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倡导“扬弃长袍马褂”,也是主张“以长改短”。但在做法上却不像赵灵王那样生吞活剥。
    中山装的第一套样服,是由一位叫黄隆生的广东人按孙中山的设计意图裁制缝纫成型的。中山先生提出的服式,博采众长,十分具体: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领上改加一条翻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这样,便出现了兼有西装上衣和衬衣硬领的“中山装”。又将三个暗袋(衣兜),改为四个明袋。下面两个明袋还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的多少而胀缩的“琴袋”式,俗称“吊兜”。中山先生说,这样改革衣袋,是为了让它能装进书本笔记等学习用品。衣袋上加软盖,是防止进入尘杂,也使袋内物品不易丢失。
    明清以前,衬衣只作为内衣穿用。辛亥革命后,内衣外穿。冬作内衬,夏作外褂。服装设计师们为使男人衬衣适应外穿的需要,近百年来,在选料和整体造型上都下了一番工夫。
    现在世界上的时装变幻多端,而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自有特色的民族服装。日本把西装作为礼服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可是和服仍未被淘汰。据说,泰国国王亲自设计的国服,就是一种“中山装”式的衬衫。由此可见,服装也是相互影响的。
    
    裙装(1)
    最早出现的裙装是“叶裙”。
    人猿揖别之后,每当冬去春往六月天,原始人类围穿兽皮,实在热得难受,但是为了遮身蔽体,却又难以将兽皮完全脱下。于是聪明的人,使用葛缕、麻经等植物纤维把树叶草片连缀起来,像今天的蓑衣那样,围在腰间,宛如罗圈垂帘。其作用不只是遮蔽身体,还可减轻烈日的烧灼,而且也很好看。可谓:遮身、纳凉、悦目,三全其美。还保护腹股一带不被采集狩猎于苍莽荆棘薜荔所创伤。
    且莫看轻这件简陋的叶裙,它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个丰碑,是人猿相区别的一个标志,是精神文明的象征。从此,人类结束了多少万年的裸体生活。
    “淳风美华,人之天性”。我们的祖先山顶洞人,穿裙伊始,还把兽牙、鸟骨、鱼珠、贝壳、果核、树子、彩石等,加以磨制,串结起来,缀于裙腰。“靓妆刻饰,绕衿益美”。
    冬裹兽皮,用以防寒;夏围树叶,借以遮身。这种原始装束过了不知多少年,一直到五千年前的“伯余之初作裳”,麻布围裙,才取代了草叶裙。
    还有传说,麻布也是产生于叶裙。原来,那时人们用麻缕穿结的树叶裙,叶片容易脱落,尤其是在劳动中,不耐摩擦,穿不了几时,叶子就破碎。于是,落了又补,补了又落,补来补去,绾匝加码。在不断结络中,皮条葛丝,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很像经纬穿梭的蛛网。由此,启迪了原始的智人,用葛麻丝缕织出稀疏的麻布。
    从考古材料看,我国黄河流域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衣着主要仍是麻布。冬穿兽皮为衣,夏着麻裙为裳。
    所以,严格地说,衣裳的始祖是裙子。丝棉衣服的起始,从下而上,先裳后衣。
    何谓“裳”?《说文解字》注释:“裳,下帬也。”帬,即“裙”字,古时又写作“裠”。这个字本身也回答着裙子的缘起。
    按《六书》解析:“裙”属象意字,无论夏天怎样炎热,也不可亦身裸体,要用一块巾(布)围在腰下。
    古时把仁人、贵族、体面者叫做“君子”。所以“君”字下加一“巾”字,成“帬”,或“君子”下身着“衣”成为“裠”字,都是“君子重廉耻,人者必著巾”的象意。
    “裙”这个字,古无之。汉代的《说文解字》尚无收载,而只有“帬”,收在巾部。“裳”字古时写作“常”,也在巾部。后来几经演变,“帬作裠”,“常作裳”,都是“下衣也”。再后,古人在作汉字规范时,把“裠”归“衤”部,写作“裙”,仍是象意——“君子之佐衣也”。
    《汉书•扬雄传》记载:“衿芰茄之绿衣兮,被夫容之朱裳。”绿衣红裙,以带束之。试想,也许相类于今天的“连衣裙”?衿,也作“袊”,结上带子,有裙带之意。
    裙,古时还称做“绕衿”、“绕袊”、“接下”、“下裳”、“帔”、“襬”。西汉扬雄在训诂书《方言》中说:“绕衿谓之帬(裙)。”并《注》:“俗人呼接下,江东通言下裳。”绕衿,作“绕领”,见《广雅•释器》:“绕领,帔,裙也。”清代王念孙《疏证》也有类此注解。
    《南史•任昉传》写道:“西华(任昉次子)冬月著葛帔练裙。”这里的“帔”,是作“披肩”解。但在某些地方,人们也有叫裙子为“帔”。
    唐代颜师古在为《急就篇》的“袍襦表里曲领裙”作《注》写道:“裙,即裳也,一名帔,一名襬(摆)。”
    “摆”,裙子的又一古称。西汉的《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介绍:“帬,陈魏之间谓之帔,自关而东或谓之摆。”原来,帔与摆都是河南、陕西的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安徽、江浙一带的方言俚语。
    古人席地而坐,固然是因为没有椅凳之类坐具,但也和穿裙有关。那种跏趺(盘腿)坐势,是适于男女都穿裙时的一种既得体又端庄的坐式。盘坐席上,裙裾委地,形似观音坐莲花。
    近人何介钧、张维明编写的《马王堆汉墓》记述,出土“单裙二件”,是用绛紫色丝绢裁制,从图像看,很像一幅棉围裙。上腰窄下摆宽,上沿两端有丝绦(带),穿用时,和现代围裙一样,一围一系,十分简单。
    
    裙装(2)
    书中附有一幅《导引图》。导引,古代的一种医疗体育。为了表示各节动作而画有形象分解。图中有男女四十四人,或伸展,或屈膝,或转体,或跳跃。女人都穿“连衣长裙”。一个穿裙的妇女,手执长棍,弯腰下腑,利用棍棒双手呈直线状极力展开,促使人体上半身位置下移,下半身位置相对上举,用以调和阴阳,叫做“以丈(杖)通阴阳”。
    男子除二人赤膀穿短裤外,五人上体赤裸,下体穿短裙,其余皆穿长裙,或深衣。
    “白发老胡黄战裙,抽箭仰视天山云”。这是何景明在《明诗别裁•胡人猎图歌》记述的古代战裙的穿用。这“战裙”是古时军人模拟裙子制作的戎装,用以保护两腿的装具。明代周晖《续金陵琐事•战裙》有记载:“秀才邓武津,宁河王之孙也。余过其家,出王之战裙,命着之,上至胸,下拂地。夫余之身,人皆以颀(身材高大)异之,尚不能胜,若是,则王之壮伟(魁梧)可想矣。”
    《北史•邢峦传》:“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务。”写的是六朝时那些纨绔子弟以穿裙和木鞋为时髦。只会修饰打扮,不知读书上进,非成器之材,无可造就。可见,公元6世纪,男子仍有穿裙。
    抱裙,为古时儿童所用,简称“裼”。《诗经•斯干》:“载寐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载寐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子,便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上礼服的裙,给他玩弄着半段的圭玉……如果生了女孩,便让她睡在地上,给她穿上抱裙,给她玩弄织布机上用的瓦片。
    褶裙,又叫裥裙、裙。见南朝梁简文帝肖纲《采桑》,“熨斗成裙”。“裙”,裙也。
    “日泛钗梁艳,风开裙简轻”。这是明代吴兆写的《早春行》二句。简同裥。是在描写某女头上的首饰在阳光照耀下,如何艳丽;身上的褶裙迎风摇曳,袅袅婷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苏联专家在中国 苏联遗传学劫难 苏东坡这个人 宋美龄全纪录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宋朝开国六十年 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