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苏联遗传学劫难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苏联遗传学劫难

第九章(5)

书籍名:《苏联遗传学劫难》    作者:笑蜀
推荐阅读:苏联遗传学劫难txt下载 苏联遗传学劫难笔趣阁 苏联遗传学劫难顶点 苏联遗传学劫难快眼 苏联遗传学劫难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苏联遗传学劫难》第九章(5),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这封请罪书标志着苏联遗传学界又一次大规模“扫荡”的开始。本来已无退路的李森科,至此终于绝处逢生。而他的命运的转折点,则是苏联科学史上著名的“八月会议”。

进步的生物科学应当感谢列宁事业的伟大继承者——斯大林同志,他拯救了米丘林学说,使它进入了我们的知识宝库,成为真正的财富。

苏联八月会议是实现斯大林同志在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遗传学界力挽狂澜的战略意图的一个决定性战役。为了在会上取得压倒性优势,斯大林同志费尽心血。首先是人事上最大限度地抬高李森科帮派在苏联学术界的地位,具体措施是把李森科的喽啰大量提拔为院士,以保证李森科帮派在院士队伍中占主导地位、保证苏联学术界的领导权掌握在以李森科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由于李森科帮派在学术界不得人心,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院士选举,李森科提名的候选人大都落选。民主和集中,集中既然处于指导地位,那么一旦民主的结果不符合集中的旨意,集中当然就要运用它的指导权力,指导出另一种结果。所以斯大林同志不承认本来无可争辩的院士选举的合法性,干脆下令把李森科所草拟的院士名单交由自己圈定。斯大林同志大笔一挥,李森科的35名喽啰全部榜上有名。然后,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指示,苏联部长会议接连颁布几个法令,委任在选举中大多落选的李森科喽啰为院士,从而为“八月会议”输送了一支可靠的近卫军。其次是从政治路线上继续强制推行李森科主义。斯大林同志亲自垂询李森科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论生物学现状》,在报告草稿上作了多处重要修改。仍然放心不下,便在会议召开前夜,特意召见李森科。这些在李森科自然是至宝,经过斯大林同志亲自修改的报告原件,一直为李森科所珍藏,每逢重要时刻,他都要把报告原件或报告原件的复制品拿出来向人们炫耀。

斯大林同志逝世后的第三天即1953年3月8日,李森科曾在题为《科学的泰斗》的悼文中无限深情地回忆斯大林同志对他的亲切关怀:“我,作为一个生物学家,特别清楚地知道,斯大林同志抓住了具体审查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的时机。他直接校阅了《论生物学现状》的草稿,详细地向我解释他修改的地方,指示我讲演中的个别地方应该怎样讲解。斯大林同志关心地注视着列宁全苏农业科学院八月会议的工作结果。”“列宁同志发现了米丘林,斯大林同志教育了米丘林主义的干部,斯大林同志本人揭示了一系列最重要的生物学规律。”斯大林同志是八月会议的总导演,这一点苏联官方后来也供认不讳。在1948年11月6日莫斯科十月革命三十一周年庆祝大会上,红色宰相莫洛托夫向全世界声称:“遗传理论的讨论,提出了同以唯物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真正科学反对科学上的唯心主义残余(例如认为后天获得性不能传给后代的魏斯曼的遗传不变说之类)的斗争有关的各项深刻和基本的问题。”“这一斗争在李森科院士领导下进行不是偶然的,他在我们共同提高社会主义农业方面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然后强调指出:“关于生物学问题的科学讨论是在我党指导性的影响下进行的。这里,斯大林同志的指导思想也起着决定作用,为科学和实际工作开辟了崭新和宽广的境界(这句话在此后被李森科和其他人不止一次地不加引号地引用)。”《真理报》社论也称:“进步的生物科学应当感谢列宁事业的伟大继承者——斯大林同志,他拯救了米丘林学说,使它进入了我们的知识宝库,成为真正的财富。”

1962年,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里在斯大林同志无微不至的拂照之下,经过周密部署,1948年7月31日,全苏农业科学院大会在莫斯科农业俱乐部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联科学院和全苏农业科学院两院院士、苏联科学院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农学院教授、农业科学院各试验站骨干等共计七百余人。囊括了全部苏联生物学界、农学界头面人物。天子门生、胜券在握的李森科,红光满面地登上大会讲坛,作了主题报告——《论生物学的现状》。报告将天威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沿用早在战前就已出笼的理论宣称:苏联生物学界存在着两条路线、两个方向的斗争,即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苏维埃生物学”或叫做“米丘林生物学”与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孟德尔—摩尔根生物学之间的斗争。对染色体理论的态度,则是区别“米丘林生物学”和孟德尔—摩尔根主义的分水岭。谁相信染色体理论,谁就是孟德尔—摩尔根主义的信徒,谁就要被打倒;反对染色体理论而追随“米丘林生物学”的学者,才能在社会主义苏联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学理,只有威胁和恫吓,赤裸裸的强权思维一点也不加掩饰。这样一份报告,在当时被视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典范。大会的第二天,报告全文就在苏联所有中央报纸上发表了。总发行量达六七千万份之多,平均每两个苏联人就可以拥有一份。除了党和政府的会议文件,苏联历史上还没有哪份会议文件有如此之高的发行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苏东坡这个人 宋美龄全纪录 宋朝那些事儿:大宋帝国之沧海桑田 宋朝开国六十年 四野主力传奇 四合院分了:勾勒乱世中北京城众生百态 唐朝的黑夜 一本未被授权的传记 太阳神赫鲁斯:古代神灵与工业文明最后之决战! 太空独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