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18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18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清军将领雅尔哈善着实不是个合格的统帅,他沉溺于对弈和饮酒,结果好不容易将和卓军围困在库车城,却让对方轻易逃脱了。当经验丰富的老兵告诉他“城内骆驼嘶鸣,好似有人带着驼队潜逃”时,他勃然大怒道:“你这个老东西,竟敢打扰本将军美梦,真是不知道好歹!”这个酒鬼将军根本没有在意骆驼的嘶鸣之声,在他看来,参谋官和领兵将军都没觉察到,一个老兵懂什么。
    嗜酒成性、狂傲自大成了雅尔哈善的致命弱点。万余士兵围城两月有余,结果到头来只得到了一座空城。乾隆皇帝闻之大怒,将雅尔哈善手下的将领尽皆斩杀,然后转任在平定伊犁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兆惠为征南将军。兆惠是满洲旗人,其父武将出身,曾任都统。当时他正好从伊犁还朝,向皇帝汇报战事。
    既受重任,兆惠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南疆。
    从库车出逃的和卓兄弟欲入阿克苏城暂作休整,但阿克苏城门紧闭,将其拒之门外。而驻守阿克苏的正是曾经掌管乌什,并将达瓦齐生擒之后交给清廷的霍吉斯。和卓兄弟无奈,只得经南路继续向西逃窜,兄弟二人分别据守莎车和喀什。
    
    0 5
    此次的南疆战事再无必要详细地说。总之,经过苦苦鏖战,最后清军取得了胜利。
    在南疆这片土地上,和卓兄弟本被视为圣族,此次被清军大败,也是丧失民心所致。
    出身白山派的和卓兄弟曾经随父一同迁往准噶尔,后来长期幽困在伊犁。归乡时,他们也带回了和他们一起受苦多年的数千族人。因为同在异乡,甘苦与共,两兄弟和这数千人也因此结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但同时,喀什和库车的当地人因为受到了歧视而十分愤懑。
    除此之外,为了和清军作战,巨额的军费开支自然不可或缺,加在当地民众身上的赋税又沉重了许多,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和卓兄弟的不满,所以民众也渐渐背离了他们。
    结果,和卓兄弟丢失了莎车和喀什,狼狈地逃到帕米尔山中,但却被巴达赫尚的苏丹沙阿所杀。起先,和卓兄弟逃到这里,苏丹沙阿出于仁义,派遣使者迎接他们,但和卓兄弟却对使者横加指责,痛骂苏丹沙阿为何没有亲自前来,然后斩杀了使者。
    在这之前,清朝也曾多次遣使劝降,虽然遭拒,但使者无恙,然而此次苏丹沙阿的使者竟遭杀害,其内心之怨怒可想而知。
    “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而已,竟然还想夺我的地盘?”于是苏丹沙阿果断派兵将和卓兄弟生擒。实际上,和卓兄弟也确实有一举夺占巴达赫尚的打算。
    清军向苏丹沙阿索要和卓兄弟的首级,苏丹沙阿犹豫再三,诚意恳求留其全尸。对此,清军将领德富并未应允。
    战事平定之后,清朝在喀什设参赞大臣,管辖西域地区的教徒,并在各地区根据大小在塔里木盆地分别设立多处办事大臣和领队大臣。
    作为统军主将,兆惠果然不辱使命,凯旋回朝后被封为公爵。副将德富也晋升为一等侯。
    关于兆惠征战封爵的事情,正史中有明确记载,但至于讨伐回部,却未在正史中见到一字。不过有一则插曲想必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那就是香妃传说。
    霍集占的妻子是绝世美女,这一消息传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清廷北京。任命兆惠为远征总帅之后,乾隆皇帝将他招到御前授予密旨:“把霍集占的妃子给朕带到身边来。”是年,乾隆皇帝四十八岁,正值春秋鼎盛。
    领取密旨的兆惠在凯旋之后果然带回了霍集占的妻子——芳名远扬的香妃。
    “我们去香妃墓看看吧,那里是喀什最有名的名胜古迹。”走在人民公园花坛边的老阿提议。
    “香妃”两个字都是平声,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只是有点儿余韵而已。只听了一下名字,我便满怀期待,也想看看那个两百多年前就香消玉殒的美女长眠的地方。
    听了香妃的名字,我稍稍屏住了呼吸,视线也从花坛中转移开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公园的尽头。前方是一排灰色的墙壁,墙壁上支撑着斑驳的圆形屋顶。
    喀什地区的人喜欢建造圣庙,这座并不太大的城市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我想,如果这里的庙宇没有名气和沧桑的历史气息,也许早就破败了吧!由于干旱少雨,所用建筑材料一般都不大坚固,如果施工时稍有投机取巧,又岂能屹立如此之久呢?
    普通农家的房子也一样。正如斯文·赫定在他的纪行文中所说,十年前到访的农家,十年后再来时发现房子早已变了模样。这样的经历对他来说确实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铁打的营盘”也许只是一种遥远的概念。
    “死后安息的地方也许就会一成不变了吧!”我有点儿钻牛角尖儿,但是面对这个无常的世界,也需要求得未来一片安息之处。
    
    香妃传说
    0 1
    香妃的故事多是流传,并未见诸正史。虽然距今只有两百余年,但俨然已经演变成“传说”了。既然是传说,各种不同的版本自然层出不穷。
    历史课本中的插图或图鉴中常会收录《香妃戎装像》,我自己也多次看到。图画上,一个女子头戴高冠,冠上翎羽熠熠生辉,身穿铠甲,右手持剑,英姿飒爽。
    据说这是清宫御用画师Castiglione(中文名为郎世宁)所绘。郎世宁来自意大利,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华进京,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客死华夏,侍奉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皇家御用画师。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曾大力镇压天主教,但后来却在郎世宁的苦诉哀告中开了天恩,由此可见皇帝对其珍爱有加。
    《事略》中关于这幅图画的说明(尚不知作者是谁),可以说是主流观点: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西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西域有一女子,不使用香水身体也能发出异香,传闻散播到中原地区,最终传到清高宗乾隆帝耳中。
    “若果真有这样的奇女子,快快查来报朕。”
    兆惠领命。
    这位身体可以发出芳香的女子就是霍集占的妃子。前面曾提到,将军兆惠将和卓兄弟逼入帕米尔山中,后来斩其首级。也许在他们举家出逃途中,香妃不幸被俘吧!
    在兆惠凯旋之前,乾隆皇帝已经收到了快马加急的奏章。皇帝闻之大喜,于是再三命令沿途官员要保护好香妃,不能让风霜损伤了她的美貌,也不能让她在途中自寻短见。
    香妃进宫后泰然自若,完全没有亡国之女的慌乱和哀怨。即使是面对乾隆皇帝,她也毫不卑躬屈膝,皇帝百问而她无一应答。
    对于常年待在一群唯唯诺诺、察言观色的臣子堆里的乾隆皇帝来说,香妃毅然决然的态度反而更加充满魅力,皇帝深深迷恋上了这个女人,而她却没有顺从皇帝之意。
    后来皇帝派能言善辩的宦官去说服她,而她却从袖中拿出白刃一柄:“国破家亡,本欲早死。只不愿如平常女子轻如鸿毛,故苟活至今。若皇上强逼于我,则必以死报夫仇,彼时,我当如愿矣。”
    一腔激昂慷慨的陈词让宦官大吃一惊。在她的白刃被夺下之后,香妃依旧大笑:“如此白刃,衣中尚藏数十,尔如何夺尽?若施粗暴无礼之举,我必饮刃赴死。何如?”
    如果逼得香妃自杀,那么责任人必然会被处以死刑,因此宦官不得不罢手。
    这里提到的白刃或许就是细小的短刀。我不由地想起喀什地区的铁串烧烤和民族短刀。
    既然威逼时以死相抗,那么或许只有柔情才能打动其心。
    乾隆皇帝决定耐心等待,用时间俘获她的心。为了安慰她的心,缓解她对故乡的思念,乾隆皇帝命人在西苑营建了宝月楼。登上此楼,就能看到和她一起被带进北京的族人所居住的地方——回子营。这座楼里面还有礼拜堂和类似于集市贸易的地方。此外,乾隆皇帝还在武英殿西北侧的浴德殿新建了一座土耳其式浴室,内部由白色瓷砖砌成,以此来博取香妃的欢心。
    据《燕都丛考》记载,回子营位于石碑胡同西侧。石碑胡同的名称如今依然沿用,中山公园西侧的一个公交站即以此命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