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第40页

书籍名:《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txt下载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笔趣阁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顶点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快眼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第40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班超之妹班昭(公元45~117年)在宫廷中教授皇族女性文笔德行。所谓近水楼台,为了成全兄长的眷眷之情,她四处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皇帝批准了班超的乞归之愿。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戎马倥偬的老将终于踏上了日夜挂念的洛阳土地;第二年9月,班超与世长辞。
    班超生于文学世家。继《史记》之后的史家巨著《汉书》就是其兄班固的毕生心血。班超虽然也精通文笔,但他厌倦了在衙门里的写写记记。他觉得到头来自己也只能做个刀笔小吏,所以步入中年的班超决意投笔从戎。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就这样,班超即以远征西域为平生之志,身份也从文士一跃成为武官。最初,他虽然只是假司马这样一名下级官吏,但他素怀雄心、智勇兼备,所以很快崭露头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连日本人都了然于胸的谚语便出自《后汉书》中的班超故事。
    在窦固将军麾下效力时,班超曾率三十六人出使鄯善国,即楼兰。该国臣服于东汉王朝,同时又听命于匈奴。其实,夹在两大势力之间、互不得罪也是西域小国迫不得已的求存之策。关于这个故事,前面已经说过,不再赘述。总之,鄯善王迫于班超之威,约定和匈奴绝交,并以王子为质以昭其对汉朝的不贰忠心。因为出使之功,班超从假司马晋升为司马,开启了他日后腾达的大门。
    能想出先发制人的妙计,可见班超之积极敏锐;投笔从戎志愿远征,足见其果敢担当;后来遣使罗马,也承袭了他一贯的伟略之风。
    其实,东汉王朝能想到结好罗马,这已经透露着令人敬佩的豪气和壮举。使者甘英对自己因恐惧而退却懊悔不已,班超也对此扼腕叹息。因为当时在万里之遥的朝廷正在默默地期盼着他们的凿空之举。
    曾为龟兹城墙而今已化成土包的断壁高低起伏,甚至有的部分已被道路截断。我站在上面观望,感觉那起伏不定的土丘就好像是班超内心波澜的写照。一条路是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是对罗马的向往,也是向着未来前进的铿锵;另一条路是对家乡的百转柔肠,是心系古都洛阳,也是退回到过去的平静如常。
    身在龟兹城中的将军班超,胸中也曾压抑过那上下激荡的连篇浮想。老将军总算如愿以偿,但他从中原带来的无数无名屯田兵的思乡之情却只能刻在这城墙之上。那些人数众多的平凡生命遥思故乡的河山,牵挂着父母兄弟,却无法重回故土,他们的功绩也不应被历史遗忘。
    风乍起,白杨叶沙沙作响。古城遗址上的土被风卷起,仿佛奏起了无名战士们的安魂曲。
    在中国,受保护的文化遗产被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省(自治区)级和县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相当于日本的国宝级遗址。龟兹古城遗址和高约二十米,位于库车西北、距其约十七公里的“土塔”都属于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那些“土塔”就是建于西汉时代的烽火台。
    所谓烽火台,就是在敌军来袭等危急时刻点燃狼烟来传达警报的设施。烽火台建得越高,就能越早发现远方的敌情。一般来说,烽火台每隔十里建一个(西汉时代的一里合四百多米)。每座烽火台的规格并不一致,其中有的因特殊需要而建造得高大坚固,所以从西汉至今,较为完整地留存下来的烽火台就此一处。我想,这里的烽火台既是汉朝控制西域的一种重要设施,也是龟兹国自身防御的需要。匈奴掌控这里的时候,曾设僮仆都尉一职征收当地税金,但作为攻击性很强的游牧民族,却从没有认真考虑过建造烽火台之事。
    汉武帝派大军征讨大宛时,这里也随之投降。但对汉王朝来说,征服容易,保障天山南路长治久安却并非易事。征服之后,因为匈奴的威胁,粮食供给就是头等难题。曾经率军远征大宛的李广利就在战败后投降了匈奴,后来的李陵也因弹尽粮绝、士兵尽损而被迫投降。在重重困难交织之下,汉武帝也曾有意放弃对西域的经营。此时,颇具经营管理头脑的大臣桑弘羊即上书汉武帝在西域实行屯田之法。
    可惜的是,汉武帝并没有采纳他的谏言。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于是桑弘羊再陈在西域实行屯田的利害,终获允准。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朝封杅弥国太子赖丹(当时在汉朝为人质)为校尉将军,派其带人到轮台屯田。
    杅弥国在龟兹西南,也曾臣服于龟兹,所以太子赖丹最先被当作人质送往龟兹。照此看来,在西域小国中,龟兹之强大也可见一斑。
    李广利将军在平定大宛后的凯旋途中曾路经龟兹。“外国皆臣属于汉,龟兹何以得受杅弥质?”李广利出面诘责龟兹,并将人质赖丹带到了长安,赖丹也自此由龟兹进入汉境。
    赖丹作为汉朝的校尉将军来到轮台,这对龟兹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不利的消息。因为在龟兹为质期间,龟兹人对他百般凌辱,赖丹自然对其怀有切齿之恨。
    “赖丹今佩汉印绶,携汉朝威灵,来到与吾国相接之轮台。若不杀之,其必为害。”龟兹贵族中有一位名叫姑翼的人向龟兹王进言,龟兹王遂派兵杀了赖丹。同时,又假意向汉朝谢罪。
    龟兹认为:如不谢罪,汉朝会因丧失体面而兴师问罪;如果谢罪,多半会不了了之。加之有强大的匈奴在北,料想汉朝也不会因此而大动干戈。自作聪明的龟兹万万没有想到汉朝并没有打算对此事听之任之,而只是暂时佯装不知而已。
    当时,为了打击宿敌匈奴,汉朝和乌孙国加强了同盟关系。在赖丹被杀的四十年前,汉武帝就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作为和亲公主嫁给了乌孙王。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身处漠北,吟唱着这切切的思乡之曲,细君公主不久便香消玉殒。后来,为了巩固同盟关系,朝廷又派皇族之女解忧(楚王刘戊的孙女)远嫁乌孙。
    
    0 4
    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匈奴联合车师国(现新疆吐鲁番市的昌吉、奇台县一带)展开了对乌孙的攻击。对此,作为盟国的汉朝派常惠为校尉将军,领兵十五万驰援乌孙。大败匈奴之后,常惠于次年率五万之众进攻龟兹,以报六年前赖丹被杀之仇。
    龟兹举国震惊。当时,下令杀死赖丹的龟兹先王已死,于是继位者绛宾向汉军解释说:“乃我先王时为姑翼所误,我无罪。”
    “若如此,请将姑翼绑缚送出,即不问罪于王。”常惠说。
    龟兹王绛宾见状,即命人将姑翼交给常惠。常惠二话没说,便将其斩杀。
    一直以来都若即若离的汉龟关系自赖丹事件后竟突然亲密无间。
    乌孙王后解忧的女儿为学琴曲来到汉朝。学成之后,汉朝遂命人护送其回国。归国途中,一行人路经龟兹,龟兹王绛宾便大胆地请求解忧“请将令爱赐我为妻”。
    “吾女尚在长安未归,此事可容后议。”解忧告诉他。
    后来,龟兹王再次遣使赴解忧公主处,表达了自己欲娶其女为妻的迫切心情。此事得到了解忧公主的应允。
    既然龟兹王和汉朝皇室的外孙女儿结婚,他自然就成了汉朝的亲戚。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龟兹王夫妇不远千里来到长安觐见,其后旅居一年,绛宾也因此成为西域首屈一指的亲汉国王。
    从长安归国之后,绛宾便模仿汉朝衣冠制度,全面学习汉朝宫室、道路、仪仗、音乐、礼法等,国内礼仪、风俗几乎全部汉化。对此,其他西域国家的胡人嘲讽道:
    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绛宾死后,其子丞德即位。丞德以汉朝外孙自居,进一步加强了和汉朝的关系,当然,那时的汉朝也同样十分重视两国关系。后来,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和胡人之女所生之子乌就屠展开了王位争夺,龟兹开始发生内乱。几乎与此同时,匈奴也发生了严重分裂,所以才有了后来日逐王投降汉朝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虚胖:健脾、祛湿、补气 心流:棋盘上的她 导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生而摇滚 日本失落了吗:从日本第一到泡沫经济 暗知识: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