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杂文随笔 >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

07 点题后改革时代

书籍名:《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    作者:王德培
推荐阅读: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txt下载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笔趣阁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顶点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快眼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国经济2019:点题后改革时代》07 点题后改革时代,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全球似乎正坠入失序混乱的深渊中。不单西方秩序面临分崩离析,就连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观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同样在不断的混乱中被问题拖着走。当下各种矛盾与纠结大多集中在权利诉求与权力边界上,而能收敛复杂世界和散乱人心的思想理论体系,要面向社会、普世、未来。法权、产权、特权的“三权分立”架构呼之欲出。



改革关键词:由释放到再造


之前中国改革以放权、创新为关键词:1978年是全面改革开放的起点,封闭的计划经济被打破,市场经济萌动,个体户、“小猫经济”集中爆发,农村生产队也有了自主权,农民有了经营自留地、搞家庭副业和从事集市贸易的自由,而有的生产主体利用已经松动的政治空气走得更远,甚至开始进出口贸易;1992年“画圈”坚定了市场化改革信心,全国涌现了“扔掉铁饭碗”的下海潮,站在市场经济整体形态的维度考量,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企业家阶层开始走向市场舞台,陈东升、郭广昌、冯仑、俞敏洪、胡葆森、黄怒波都是92派“士商”的代表;2001年加入WTO是进一步深化市场化,中国企业炼成“低成本、低价强攻”的生意经而行商天下,同时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并且这一阶段互联网浪潮席卷国内,从四大门户到搜索再到社交化网络,网易、搜狐、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先后崛起;2013年自贸区改革使贸易制度和规则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变“正面清单”(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为“负面清单”(法不禁止则可行),大大拓宽了企业准入和业务创新的空间,发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意味着自贸区将在产融结合、贸易金融、航运金融等方面开辟新径。可见,改革上半场的基本精神是松绑和革新。

以“释放”、创新为主题词的前一轮改革确实释放了生产力,在这激荡40年里,中国的名义GDP上升了200多倍,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产业从无到有,笔尖钢、移动互联网、脑科学等领域赶英超美,可圈可点之处数不胜数,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远方的江河工程与高原“天路”,一直延伸至头顶星空。但是,这种以放为主的市场化改革也产生了一些社会无法消化、无法承载的后果:首先,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泡沫和过剩。市场化背景下,国内外市场的开拓、经济扩张预期和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建设冲动,致使生产规模的雪球越滚越大。现在,不仅钢铁、水泥、煤炭、房地产等产业要经历挤泡沫的“阵痛”,而且连碳纤维、多晶硅、锂电池等新兴产业也患上了“过剩症”,新旧动能接不上,经济只好由高速增长转向盘整。其次,加剧了贫富分化。体制转轨期各种劳动、税收制度的漏洞及官商寻租空间、廉价劳动力、优惠政策,都赐予了某些人丰厚的“制度红利”,加上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来配置资源造成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效应,成就了一批富豪,无门路、无资源、无技术的底层民众却愈来愈贫穷。中国首富的更迭基本上踏着改革逐次深入的步伐——乡镇企业崛起,刘永行、刘永好兄弟成为首富;互联网兴起,网易丁磊一飞冲天;对接国际产业链,张茵家族、梁稳根、王传福出场。铁打的土豪,流水的首富,在首富轮岗之中,中国底端25%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占比从18%降至1%,相应地,1%富人家庭财产占比却从2.5%飙升至33.3%,社会被严重割裂。更严峻的是,放开过度、创新过度还冲击社会维稳边界。泡沫堆积、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本身就时刻触动着大众敏感的神经,极易激起民粹主义情绪,一些创新还“节外生枝”,引起社会紊乱。

“群魔乱舞”,意味着放任式经济走到了头。其实,在中国向前发展的力量中,除了市场,还有一个重要主体就是政府。曾经,“市场化改革”这五个字在中国一部分人心中,是类似于信仰的神之存在,但如今,市场化放权揭开了其邪恶的面纱。市场这个魔法师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就倒逼政府出手,一度趋软的政府力量再度趋强:房地产调控不等不看,从快从严;为规避“一放就乱”,地铁项目、保险牌照审批收紧;为保证有效供给,融资条件继续紧缩;为遏制P2P(网络借贷平台)“雷潮”,沪穗深苏紧急出手,严禁高管失联、网站关闭、运营停止;为防诈骗、防风险,中央银行下死命令,所有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为营造一个清朗的打车市场,从准入门槛到法规执行,全国多地严监管网约车……“政府与市场的二人转”本就是中国模式,即便是“市场化放开大放异彩”之时,政府的力量也没有完全退场,只是相对弱化;现今,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猛,险将成为失控的野兽,和谐局面被冲击得一塌糊涂,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政府力量强化。政府收权与市场放权相互勾兑,政府与市场再平衡,走向大政府、大市场较佳结合状态。民众本以为改革就是放开、就是做加法,可现在政府又去收拢,宏调的举措又多起来,市场活动的空间不是按原来设想的拓展轨道在扩大,而是相对收窄了,人们难免会误认为眼下的勾兑是在破坏前期的改革成果。而实际上,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市场化改革若一如既往地向前走,恐将引发大规模的政经冲突。这时,停止走偏的脚步就是最大的进步。所以,政府管制不仅不是破坏前期的改革成果,反倒是巩固改革的历史成果。

用政府去勾兑市场,用政府收拢去对冲市场释放,能消除上一段市场化改革中的“毒瘤”,巩固市场化改革的成果。不仅要巩固成果,还要再造新经济环境。毕竟,政府调控直接为塑造新的经济环境做了铺垫,“大政府+大市场”共同发力,再造的新经济环境将呈现为:

(1)创新活跃,规则跟进。国内大部分的“创一代”企业目前都处于发展瓶颈期,虽通过几十年的打拼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苦于思维转变、技术和资源储备不足,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市场,亟须利用新时代新科技的“杠杆”能量,二次创业。因此,政府仍将鼓励大胆创新。但创新并不代表着无视规则,在规则的框架内灵活多变才既能与现代经济接轨,又能长远发展。鉴于此,政府将站在中立的立场制定规则体系,届时,泡沫、污染、欺诈、诱骗等现象都将收敛。

(2)去除特殊,公平竞争。制度红利、官商寻租时代已经过去,“潜规则”变“显规则”,因此,特殊利益、部门利益将丧失存在的土壤,公平、公开、公正“三公”原则将占据经济高地。

(3)服务归位,激发活力。政府回归本位,以高效的服务供给,外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激励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

(4)多元包容,创构生态。当下正处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叠加的战略机遇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迭现,并在一定区域内聚集,逐渐形成以共生发展为特征的生态网络。各地抓发展,项目为王,环境是金。

综上,市场化改革横冲直撞,市场的力量偏强,产生了失灵,倒逼政府登上前台,强政府现身,人们感受到“市场化改革销声匿迹了”“没改革了”,不过,这无法抹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意义。其实,市场的“放”走过头之后,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政府用“收”去勾兑,使得改革“进二退一”,改革“变了形”。而“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经过这一“退”,再造出新环境,更能保证市场经济的高质、高效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牛津通识读本:隐私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 超级心智:如何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超人 鲁邦的女儿 财务自由新思维:索罗斯的投资哲学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决策思维 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 意志力陷阱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