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小故事

职业本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时间:2023-04-12 10:34:43

职业本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研究一文创作于:2023-04-12 10:34:43,全文字数:14927。

邓荣宴 宁邵娟 李文杰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崇左市 532200

1 引言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底盘中包含了制动系、转向系、行驶系、传动系等一些汽车的重要系统,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各项汽车技术都快速更新,电控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汽车故障诊断不管是在难度上还是复杂性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导致传统的汽车底盘故障检修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1]。而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的概念应运而生,要求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挖掘与积累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教育资源相融合,实现协同教学。而放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要求教学时不仅要开展汽车底盘各个零部件制造安装于检测、故障诊断、工作原理、各个系统组成及功用等专业技术的讲授,还要强调学生综合素养、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标准等的培养,这就对该门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特点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与汽车底盘有关的理论知识,其中详细讲述了汽车底盘中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的名称、运行原理及功能,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汽车底盘结果及运行原理之后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各种不同故障的类型及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通过开展专业课程学习,该专业学生能够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有一个系统性是认识,并要结合专业实训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但今年类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不断融合各类新技术,导致汽车底盘的构造及运行原理在不断发生变化,而教材的更新速度滞后于实际市场的更新速度,导致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有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趋势,汽车维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汽修人员需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够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2]。

3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当前,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是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由于授课内容和课堂授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课堂内的短短几十分钟授课时间里,学生们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同老师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和沟通,对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效果更不可能做到全面顾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是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问题,再加之学生们课堂听课无方,课前预习无门,且课后不愿意主动同授课老师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虽然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向授课老师请教一些课程专业疑问,但大多数提出的疑问不够深入,且停留在表层[3]。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这种无效交流或者无交流,让授课老师对学生们的课程学习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对学生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很难摸清楚,使得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汽车底盘结构复杂且零部件比较多,所以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课程知识点没有明显的层次感,这就使得那些缺乏实践经验,基础知识不牢的学生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若教师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及时予以积极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影响到整体的学习效果。

3.2 可利用规范性教学资源较少

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想高效的完成某一学科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之外,课前预习也显得非常必要,但是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往往课前预习做的并不好,这主要是因为课前预习能够利用的资源比较少,主要局限于教材,而教材中的内容本就比较枯燥,若是不能丰富教材内容,学生的预习往往缺乏积极性,而没有充分的预习,直接进入到课堂教学,在面临汽车底盘各个系统比较复杂的构造与深奥的工作原理时往往难以透彻的理解,一些学生在教师多次讲解之后仍然难以透彻理解相关知识点,这极大了影响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果。

3.3 课程考核体系不够新颖

大多数高校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考核还沿用的传统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依赖于习题作业的完成情况,不管是期中还是期末的测评都倾向于对理论知识的闭卷考核,在这种考核体系之下,学生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日常学习中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习题作业,一些学生甚至一味的为了完成作业去抄袭别人的答案,在考前复习时也是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很难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巩固、分析,更难以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知识体系,再加上该考核体系当中没有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重视自身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导致一些即便是理论知识成绩很好的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也难以很好的适应实际的岗位需求。

3.4 教学方法不够创新

在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后辅以一定的实训内容,而理论知识讲授所占据的课时更多,且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听课、做笔记的方式,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比较低,师生在课堂上也很少互动,汽车底盘构造又比较复杂,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很难确保学习效果,再加上虽然教学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实训课时,但是作为初学者,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5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衔接不紧密

我校对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给予了高度重视,每个学期开学之前都对教材进行了有效征订,教材的出版要求必须订购三年以内的,即便如此当前很多教材内容同社会各大企业要求的技术水平、知识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根据当下社会各大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现有的教材教学内容已不符合当下的时代需求,同时教学内容的千篇一律对同学们知识水平层次高度也有了较大限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理念、新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应运而生,汽车市场不再仅仅以单一的燃油车为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也成为了汽车维修的新需求,然而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却很少涉及到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及维修,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出现空缺。

3.6 师资力量缺乏

当前,在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的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课程配置比例几乎接近一比一,开展一体式教学是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仅仅只安排一名老师授课,再加上有限的实训工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从而轮流实训,所以授课老师既要对正在实训学生的实训任务进行有效安排,同时也要对在等待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任务安排,授课老师就不得不两组来回跑,从而无形中加大了授课老师的工作量,因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其师资力量需求要大,进而出现师资缺乏现象。职业本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3.7 实训设备落后

汽车专业是一个十分注重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然而在学生们的实训课中,所需的实训车辆都是以过时和老旧车俩为主,绝大多数实训设备都比较破败老旧,并且这些实训车辆和实训

提醒您:因为《职业本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职业本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在线阅读地址:职业本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