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小故事

延安时期共产主义青年团引领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时间:2023-08-16 02:13:36

延安时期共产主义青年团引领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2:13:36,全文字数:36612。

延安时期共产主义青年团引领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杨超 冯安

[摘?0?2 ?0?2 要] 延安时期,受革命形势的驱使,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被改造为西北青年救国会等青年团组织。为了配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动员广大青年参与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共青团组织采用思想引领、政治引领、组织引领、实践引领四个具体方式,引导广大青年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凭借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广泛性和先锋性相协调、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特点,共青团组织在宣传抗日救亡、为党培养青年干部、促进边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贡献了青年力量。回溯历史,新时代的青年团组织更应在永葆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础上,不断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工作大局、紧密联系青年,以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关键词] 共青团;延安时期;青年运动;党团关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 D432.0;D231?0?2 [文献标识码] A?0?2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8-008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组织载体。自1922年成立以来,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同行、并肩奋斗,在党的奋斗历程中扮演了助手和后备军的重要角色。延安时期,受国内外形势以及自身原因影响,党将共青团改造成了“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团组织”[2] 308。在党的领导下,青年团组织围绕抗日救国的主题引领青年投身到参军参战、文化教育、生产建设等事业中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贡献了青年的先锋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系统梳理延安时期青年团组织引领青年的方式和特点,总结其历史经验,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的改革和建设、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核心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一)青年团组织的概念

1935年,受党内“左”倾错误以及党团关系不清晰的影响,共青团内部出现了“第二党”和“关门主义”倾向以及主张取消团的独立组织的“取消主义”倾向,导致共青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严重脱离群众,成为狭小而封闭的组织,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也无法迅速而广泛地团结各阶级和各界青年群众。同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当时作为青年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必须响应青年共产国际六大的决议,即各国青年团“必须改变”性质,建立“新型的、真正群众性组织”[3] 505。为了适应中国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将青年运动统一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党中央于1936年出台《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正式开展改造共青团及其组织形式的工作。根据《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共青团被改造为“青救会”“青抗先”等青年团组织,直到1957年才改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名称。基于此,本文认为“青年团组织”是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主要成员为青年的,具有自己的纲领、章程和组织形式的群团组织。

(二)研究回顾

目前,已有文献对延安时期青年团组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一是围绕西北青年救国会、安吴青训班等青年团组织本身展开研究,代表著作有《安吴古堡的钟声——安吴青训班史料集》和《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其主要收集了开办和建设安吴青训班的有关文件、安吴青训班学员的叙述、领导人的指示批示等文献。相关的学术论文则多以西北青年救国会(简称“西青救”)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立背景、?织机构、发展演进、开展活动、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梳理。如陈颖、王伟民[4]就借助《新中华报》的有关资料,将西青救放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着重分析了西青救在抗战前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有关工作并归纳了其特点。

二是对某一时期青年运动的系统论述,延安时期青年团组织则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被包含其中。代表性著作是由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青年运动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陕西青年运动纪事》《延安时期青年运动史》等,它们往往清晰、明了地呈现某一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走向,涉及到共青团组织的内容偏向于史实方面的叙述。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则以某一时期的青年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将西青救等青年团组织、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青年运动开展的主要活动等均纳入研究范畴,最终形成对青年运动的系统论述。

三是选取延安时期青年运动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学者多选取延安时期青年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产运动等作为研究对象。例如吴叶林等[5]就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延安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回顾了其实践历程,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特点,最后指出劳动教育对于青年教育的重大意义。郝琦、张志强[6]则将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等七个方面。此类论文对延安时期青年运动的某一方面或青年团组织的某一项活动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其侧重点往往落在对当代的启示、经验上。

通过上述的文献回顾可知,目前学界对于延安时期青年团组织的研究,或选取某一青年团组织的创办和发展过程或青年运动的全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较为宏观;或选取青年运动中的某一具体方面进行研究,没有和青年运动的其他方面构成有机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青年团组织在青年运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鲜有文章或著作围绕“引领青年”展开研究,目前已有的也往往将“引领”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加以论述,没有将其解构为更为直观的概念。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延安时期青年团组织引领青年的方式和特点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青年团组织引领青年的具体方式,以期对“引领青年”做出更加透彻的阐释,同时也为新时代共青团引领青年提供经验和启示。

二、延安时期青年团组织引领青年的方式

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团组织以其坚定的抗日决心、坚决的抗日行动吸引了广大爱国青年加入,青年团组织的规模由此得到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引起了党和青年团组织的重视。例如,绝大多数青年属于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带有脱离实际、轻视劳动、革命意志不坚定等问题。作为党领导下的组织,青年团组织的章程和纪律对青年的思想和行动均有严明的要求。抗日救国的中心任务也要求青年团组织有效地组织、动员、引领青年,将青年培养成为革命的先锋队。青年团组织由此积极发挥其作为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思想、政治、组织、实践四个层面引领青年,将引领青年、动员青年作为根本任务加以推进。

(一)思想引领:以抗日救国思想教育青年成长为革命的先锋队

延安时期,党和共青团组织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引领问题,将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树立抗日救国思想、将青年培养成为抗日救国的先锋队作为重要任务加以推进。根据《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教育训练青年是苏区和红军中的青年团的基本任务”[2]

提醒您:因为《延安时期共产主义青年团引领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延安时期共产主义青年团引领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在线阅读地址:延安时期共产主义青年团引领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