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小故事

日子

时间:2023-08-16 04:26:01

日子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26:01,全文字数:33156。

日子

收到大姐的微信,正在基层调研的伦珠脑子一头雾水。同样的消息,让正在批改作业的丹珍愣了一下。

什么事这么打紧,非得见面说?

再过两天就是雪顿节,七天的假期省去了?假的繁琐手续。

放假第一天一大早,丹珍一家三口就出发了。

在高速路上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后,车拐进了一条狭窄冷清的老公路,和高速公路并行一段后,老路委屈地拐进了更加狭长颠簸的乡村小路。路两边藏柳树和矮墙低调站立着,车子熟练地穿行其中。丹珍对这里太熟悉了。

绕过一座矮山头,眼前豁然开朗,青稞地和油菜花铺天盖地,宛如一幅画,村子就像镶嵌在青稞地里似的。乡间道路两边褐色的木棍栅栏,齐刷刷站成了迎宾队伍。

“小时候,这条路可宽了。”丹珍难掩心中的喜悦。

“小时候的河水也都很宽。”强巴附和着爱人。

“我总是坐在这条路边等哥哥放学回来,”丹珍深情地回忆着,“同学给他的零食他都会带给我。”

“舅舅都给带些什么零食呀?”后座上的强珍好奇地问。

“奶渣、炒青稞粒,基本就这些。”强巴回道。

“舅舅他们也来吗?”强珍问。

没人说话。

车子经过了白色的村委会大院。

“比我们单位的办公楼还要气派。”强巴带着羡慕的口吻。

“现在的村领导不仅观念新,脑子还灵。你看每年年底给大姐他们分的红,咱俩工资都是零头。”丹珍的脸上满是得意。

“那是,要不大姐哪来的五十多万装修房子,‘土豪在村里呀。”强巴望着窗外闪过的一栋栋二层楼房。这里已经打造成了县郊原生态休闲胜地,从春到秋,城里人蜂拥而至,爬山玩水,林卡放歌,美了人生。可枕着这么好的资源,这几年,丹珍兄妹几个却从来没有聚到一起。但这话强巴不能轻易提,说出去,那是在揭丹珍一家人的伤口。

远远地就见着大姐的房子了,强巴又一次问道:“你说大姐究竟有什么事呢?”这问题,伦珠夫妇也没琢磨出个究竟来。

“你说,你哥他们来吗?”强巴小心地问。

“我哪知道。”丹珍绷着脸。

强巴下车,刚要敲红色的大铁门,门却开了。大姐和姐夫急匆匆走出来,只和强巴说了一句话。

强巴折回车里,刚下车的丹珍一愣。

“赶紧上车,我来开。”强巴说着话已经把大包小包放回后备箱。

“怎么啦?这是怎么啦?”丹珍疑惑地上了车。

强巴发动车子:“准有事啊,大姐都顾不上告诉我。”

大姐车在前,强巴紧跟着,两辆车子飞驰出村子。

“不行,我得问问大姐。”丹珍不容分说拨打电话。

放下电话的丹珍,脸色凝重,呆若木鸡,半晌没吭声。

“没事吧?”强巴焦急地望过来。

丹珍不说话,却呜呜哭泣起来。

强巴不再追问,丹珍是个藏不住话的女人。

果然,没一会儿,丹珍就说话了:“哥哥他们出车祸了。”

强巴吸了一口冷气。

临出门时,伦珠见卓玛有点兴致不高的样子,心里已经有几分不悦。

伦珠把带给大姐家的礼物装齐了,见卓玛不急不慢地收拾着儿子的衣服,他不耐烦地按响了汽车喇叭。

半晌,还是没动静。他气冲冲喊了一声,卓玛和儿子这才出了门。

一家人闷闷地不说话。儿子达杰是个闷葫芦,一上车就戴上耳机望着窗外,在自己的世界里享清福。

“哎,一会儿到了大姐家,别再绷个脸。”伦珠面无表情地交代。

“我还是不去了,演戏演过头怕出岔子。”卓玛拎包准备下车。

“添什么乱?你心里怎么就没个数呢?”话一说出去,伦珠就立马后悔了。

“砰!”只听车门冷不丁关上了,卓玛已经下了车。

接下来的场景达杰太熟悉了。爸爸卑微地向妈妈道歉,脸上挂着死乞白赖的笑,妈妈翻着白眼不吭声,一副八辈子有仇的样。可要不了一会儿,就像演一出戏似的,他们又该牵手折回到车里。达杰厌恶地闭上了眼睛。

音乐已经无法使达杰集中精力,妈妈骄横,爸爸软弱,他的冷漠无疑就是表达。

这会儿,爸爸和妈妈又有说有笑了。

“听你的,我们坐一会儿就回家。”伦珠笑着和卓玛说道。伦珠的笑里满是卑微,卓玛的笑融尽了得意。一声短促的“哼”从达杰的胸腔沉闷而出。

眼看着要上高速了,伦珠觉得什么地方震了一下,他还没反应过来,车子剧烈地就地旋转了一大圈,后面的车子已横在他面前。

穿过长长的过道,丹珍见着伦珠第一眼,竟忍不住泪流满面。如果今天哥哥发生什么意外,她是不可能原谅自?0?2 己的。

卓玛一见丹珍,立刻转过脸去,闭上了眼睛。强珍冲到抢救室门前,紧张地往里张望。走在前面的大姐几乎扑向伦珠,伦珠语无伦次地告诉大姐,达杰在里面,情况不明。大姐顿时失声痛哭起来,她恨自己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如果达杰真有什么不测,她可是罪魁祸首,这家不是更加支离破碎吗?

丹珍和强巴尴尬地站着,低着头,像在等待审判。

之后的每天,丹珍都来医院,尽管哥哥和嫂子的脸色还是那么难看,尽管丈夫劝她不要再自找难受。是啊,那场车祸也不是自己安排的,可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愧对他们呢?

那天,丹珍又买了一锅鲫鱼,听办公室汉族同事讲,鲫鱼汤有利于伤口康复。走进病房时,恰巧嫂子的几位家人也在。碍于面子,大家聊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丹珍把鱼汤交给哥哥,说鱼汤能促进伤口愈合。哥哥点了点头,但一直没有直视她。

她刚出门,就听见里面有人说道:“这汤可不敢喝,这样伤害生灵,治起病来哪能顺利呢?”“不是说喝这个伤口好得快吗?”“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不也靠喝牛骨头汤治好了骨折?有谁喝过鱼汤?”“我也听过鱼汤营养高,做都做了,浪费了多可惜!”“可惜,哼!你就不怕再遭报应?”“咦,什么叫再遭报应?怎么说话呢,走走走,都给我走!”

丹珍听见嫂子把那些人赶出了病房。他们吵闹着相互指责话说过了头,转而又把矛头指向了嫂子,说她不?0?2?0?2?0?2?0?2?0?2 领情。

丹珍独自走着,街道上人来人往,?辆东奔西跑,忙忙碌碌的,一刻都不停歇。她悲伤地想,人是多么脆弱呀,谁都无法预知不幸和幸运哪个先到来,今天出门的一些人有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侄子的命能保住,已经是万幸的了。可这话她不能和哥哥嫂子讲,她怎么可能希望他们能理解,换成是自己的女儿强珍腿骨折了,她的心该有多痛呀。

强巴打电话问她在哪里,她一句话不说就哭出声来。

强巴是个聪明的男人,他极少评论丹珍兄妹家的那些事儿。他只是专心地听丹珍抱怨哥哥嫂子使脸色,嘲笑嫂子亲人的无情。大约一个小时后,她又在合计着明天该拿点啥去医院。

丹珍和伦珠兄妹俩,五官很像,同样的卷发,同样的褐色皮肤。但性格截然不同,丹珍心直口快,像一张透明的窗户,伦珠少言寡语,如一堵厚重的墙壁。望着丹珍的背影,强巴摇了摇头。

这几年,两家已经不来往了。但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往来,强珍和达杰常常约着一起玩。强珍看不惯妈妈和舅舅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悄悄话她都是讲给爸爸听。强巴当然死守着与女儿的约定,从来不把孩子们的话

提醒您:因为《日子》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日子》在线阅读地址:日子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