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小故事

坡上的黄饭花开了

时间:2023-08-16 04:37:26

坡上的黄饭花开了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37:26,全文字数:38841。

坡上的黄饭花开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这首《关雎》是《诗经》的开篇诗,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丽委婉的相思爱慕故事:一位男子(君子),见到采摘荇菜的女子,爱慕之意油然而生,被“窈窕淑女”弄得“寤寐求之”,日夜思念,难以入眠。

夜这亮月明,亮月明成镜,四方明成油。

命贱难求全,贱成水渗坝,鸡吃颗米粒,我吃瘪谷壳。

这首诗,是2006年在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剥隘乡坡芽村发现的《坡芽歌书》里的第一首歌词,名叫《月亮》。《坡芽歌书》以唱月做开篇,以男子对心爱女子的爱慕传情开始,用月圆反衬自己的孤单,用夸张的手法,把自己比喻成“水坝下渗出的水”是无用之水,只配吃“瘪谷壳”。男子述说自己的孤独,寻心仪女子,共赏明月,寄寓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11篇,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坡芽歌书》的作者,来自远古,无法考证。《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160篇。《坡芽歌书》是壮族民歌,有81个符号,记录坡芽这个地方81首以爱情为主题的“情歌”。

《诗经》的创作背景是农耕文化,反映劳作、狩猎、以及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非常多。《坡芽歌书》从开篇《月亮》,到第81首《双生笋》,用的是图画符号的方式,一个图案一首歌,用月、树、稻谷、犁杖、斧头、人、鸟、房屋等,记述了壮家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约白头偕老的动人故事。《诗经》和《坡芽歌书》,都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的文化瑰宝。

2023年5月,我们走进富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农海芳领我们到富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门,墙上贴着“志愿者之家”,旁边有个类似电话亭的玻璃房子,黑色框架上写着白色的三个字“朗读亭”,周围有多块KT板,上书组织机构、平台建设等介绍,地上临时放了两排塑料凳,我环顾四周,两边的柱子上,坡芽山歌的符号,土黄色的字,从上而下排列着。

正前方是一块大屏幕,农部?让大家先看一个短片,短片只有5分钟,是介绍《坡芽歌书》的,专家学者的赞誉,刘晓耕是坡芽合唱团的艺术总监。片子放完,我在想,现在要去演播厅看合唱演出吧,正准备起身,几位身穿壮族黑色盛装的男女,从侧面走到我们眼前,一字排开。不会就在这里唱吧?这里仅是大楼的前厅,没有音乐厅的设计,没有任何混响设备,甚至不是环形的,这地方,能配得上荣获国际大奖的合唱团么?

脑子里还在胡思乱想着,远处传来一个柔柔的歌声,歌声由远而近,缓缓地,如同一条清泉,从远方轻轻地、静静地、蜿蜒流到脚下,夏日的炎热不见了。声音流进心里,如天籁之音,从头顶倾城而下,仿佛柱子上那些我不认识的符号,它们活了,手拉着手,欢快地、无声无息向我们跑来,这些符号跑进我脑中,跳进了我心里。随着古老的歌谣,诗情画意便在眼前流溢而出。

歌声还在继续,余音绕梁,我有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人世的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围绕着你,温暖、明净,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我完全忘了刚才对听音乐要求,静静地听着、感受着、享受着,甚至不敢大声喘气,生怕喘气的气流,打乱这柔美的歌声。

一首歌完,一位男声介绍这首歌是《命好才相会》,呀!那不正是说我嘛,今天命好,才能听到这么好听的歌。

合唱团陈副团长介绍,壮族是一个伴歌而生,伴歌而长的民族。山野田间劳动,有高亢激昂的山歌;月下河边,有深情依依的情歌;节庆酒宴,有热情洋溢的酒歌。每逢花街节、陇端街,有热闹的山歌此起彼伏,壮家人从小到大,都沐浴在歌的海洋里。

壮族还是一个相信缘分的民族,男女青年从相遇到相知,这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他们用歌声诉说命好才相会,相约牵手走一生的美好愿景。《命好才相会》的歌词大意是:命中情相系,梦里情缘牵。相会心欢喜,牵手意绵绵。百年当一日,别说各一方。我俩同方向,命定结成双。

整首歌,演唱者用壮语唱,我一句歌词都没听懂,但那个又软又糯的和声,已经进驻心里。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说过:“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在世界上,是相通的。一段音乐或一首歌曲,它不仅可以记录一段历史,还保存着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气息。音乐用声音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特质,带着民族精神的特定代码,跨越时空,汇成一条民族历史的悠悠长河。

寻着这文化气息,我们去找寻《坡芽歌书》的发源地——坡芽村。

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意即“山花烂漫的地方”,“坡”为山坡,“芽”为壮语里的黄饭花,壮族人用这种花,把糯米染成金黄色,制作成花米饭。

花米饭是壮族的特色美食,用各种天然植物染成,红色代表吉祥,紫色代表幸福,黄色代表粮多,蓝色代表衣多,绿色代表兴旺,黑色代表长寿,白色代表四季平安。五颜六色的花米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在世代相传中,制作花米饭也逐渐成了壮家人神圣而虔诚的信仰,他们用花米饭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的仪式感一览无余。

坡芽村辖剥隘镇甲村村委会,位于剥隘镇东部,全村65户324人,壮族人口占99%,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壮族村寨。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以长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村里大力发展?x果、油茶等热果产业。目前,全村共种植甘蔗900余亩、油茶1300余亩、?x果600余亩、八角800余亩,通过发展产业每年全村产生经济效益达362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21元。

我们的车子停在半山腰上,还没下车,就从车窗外看到一位身穿壮家节日盛装的美丽女子在路边等我们,下车通过介绍,她是剥隘镇的宣传委员叶宇。

村子的门头,是一座房子的结构,粗壮的金黄色柱子,那是泥土的颜色,屋梁柱子上,“坡芽”两字是篆书绿色字体,那是沿路我们眼中的青山之色。屋顶,一个白色的弯月非常醒目,那是《坡芽歌书》里第一首《月亮》的符号。屋顶的右边,在屋梁柱子的延长处,有两棵非常形象的竹笋,那是《坡芽歌书》里最末一首歌《双生笋》的符号。

往前走,我们遇到了《坡芽歌书》的第一个符号,那个“月亮”,它刻在一块石头上,有意思的是,这个月亮稍微胖了点,像一个张口微笑的嘴,仿佛在说:欢迎你们,远方的客人。

坡芽村房屋墙体由浅黄色的黏土垒成,翠绿色的竹子、芭蕉和菜畦散布于房前屋后,这里山清水秀,是个美丽而静谧的村庄,村里的?x果已经开始结果,细长的树枝下,挂有一个个绿色的小?x果。李子已经成熟,绿皮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叶宇对我们说随便摘了吃,伸手摘一个,一嘴咬开,酸甜可口,夏日的暑气随酸甜飞散了去,低头看,才发现果肉是水汪汪的深红色。

“坡芽村,果子成熟都可以随便摘、随便吃。”

“?x果成熟了也可以摘?”

“可以的呀。”是那种壮家软软糯糯的声音。

《坡芽歌书》里的第二首歌的符号在大石头上呈现,一堆小石子,似曾相识,那是童年时玩过的石子

提醒您:因为《坡上的黄饭花开了》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坡上的黄饭花开了》在线阅读地址:坡上的黄饭花开了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