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外国小说 >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

自己的感受,不要跟别人说

书籍名:《别丧了,一点也不酷》    作者:大岛信赖
推荐阅读:别丧了,一点也不酷txt下载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笔趣阁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顶点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快眼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自己的感受,不要跟别人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再回到万能感的话题。为了消除万能感,持续地放任自己感受“愉快/不愉快”很重要,不过此时除了“不要自己做出评判”以外,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定要记住:不论是“愉快”还是“不愉快”,都不要跟别人说。为什么呢?因为别人的“愉快/不愉快”与自己的“愉快/不愉快”是不同的。

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积累的“愉快/不愉快”数据,只属于自己一个人。如果把这样的原始数据交托给他人,当然就会使数据发生扭曲。

例如,假设某人被上司狠狠地训斥,遭到厌弃,感受到了极度的“不愉快”。这种“不愉快”对他来说是一份很重要的数据。但是如果把这件事告诉朋友,可能朋友反而会感到“愉快”,因为人都是会幸灾乐祸的。

在跟朋友说起时,对这个人而言非常重要的数据就被扭曲了:在朋友看来,这样的数据是“愉快”的,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人的“不愉快”。因为得不到理解,所以这个人就更加“不愉快”了,从而使数据变得越来越扭曲。

不论是“愉快”还是“不愉快”,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数据是多余的。但如果要将它交托给他人、说给其他人听,这些感受就会发生扭曲,成为多余的数据。



故障消除后的美丽风景


在不知不觉间,万能感将我们的世界变得狭窄,将我们眼前的风景变得丑陋。由于万能感难以察觉,所以结果可能会非常糟糕。为了消除这样的万能感,最重要的是,不要对本书中介绍的消除故障的方法进行评判,只要照着去实践即可。至少,要试着不对我所提出的练习和实践方法进行改动。

尝试按照本书这类自助书籍中所写的去实践,审视自己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非常重要。不必担心会不会顺利、能不能奏效,无论如何,先照着去做,然后再检查自己有哪些变化。变化总是会有的,请冷静地审视自身的改变。

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方法,每个人都会有“这么做会怎么样”的好奇心,但是最好不要立即做出评判。立即做出评判会使万能感得到增强,精神上的起起伏伏也会更加剧烈,因为评判会导致“必须做点什么”的念头,而这正是最危险的。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了某种方法,即使感到不适,至少也要先不管不顾地试着照做一下,而不要擅自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动。给自己一点时间,至少要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观察自身,审视整个过程。

请按照上述宗旨忠实地践行,并在一段时期内认真坚持。这样,也许有一天你会“啊!”的一声,惊讶地发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样豁然开朗的瞬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此每天坚持,便有助于跳出有意识状态,摆脱万能感。

都说“听天由命”,然而基于“愉快/不愉快”代码的这种生活方式,与认命是截然相反的。“愉快/不愉快”代码反而能使人意识到:即使不把命运交托给某人或某物,现在的状态也已经很好了。因此,只要万能感这一故障消失,就一定能够看到一切都称心如意的美丽风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运气好”“运气差”这样的说法也包含着进行评判的成分。如果总是不断地自己做出评判,那么原始的代码就真的会出现偏差和扭曲。

听之任之地感受“愉快、不愉快、愉快、不愉快……”如此看到的风景就是为自己一个人准备的风景。不夹杂评判地认真用自己的心身去经历、观察,直到某一天那些风景定格下来,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是完整的数据。正因为这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数据,所以通过这些风景,还可以看出“我”为何而生。

像这样始终没有加入自己的评判所看到的风景,一定会很美丽、很迷人,那是一个没有故障的世界。消除了故障,才是真正属于自我的世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原本就是因“我”而存在、为“我”而准备的。

在没有故障的世界里,满是爱和希望。可以说,这样的世界与被万能感支配的世界位于两个极端。如果进入了神的世界,那么你就也是神了,万能感的世界便是属于神的世界。然而如果自己成了神,眼中看到的就必然都是污浊不堪。

我在其他著作中也常常会使用比喻或者《圣经》中的故事来进行说明,奉劝读者尽可能地不要有万能感,也就是说,不要妄下评判。

按理来说,一字一句地按照“若A如何如何,则B如何如何,C如何如何,由此得出结果D”这样的方式进行说明的话,当然可以锻炼读者的逻辑思维。尤其是在商务场合和学校这样的地方,人们理所当然会对逻辑思维以及符合逻辑思维的发言提出要求。

然而,一边倒地倾向于逻辑思维,很容易使人染上妄下评判的癖好。为了去除万能感这一故障,重要的是走进“愉快、不愉快、愉快、不愉快……”这种原始感觉连绵不绝的世界,因此暂时脱离逻辑思维比其他任何做法都有效。比喻、故事等在逻辑上也许难以接受,只能通过感觉来领会。因此,以比喻和故事这样的方式,更容易使读者走进“愉快、不愉快、愉快、不愉快……”的感觉连绵不绝的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心理韧性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 七年感情败给一条挑逗短信:婚姻 破得春风恨:遭遇“凤凰男”的爱情 婆婆凶猛 婆婆媳妇那些事II:麻辣婆媳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