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真实的幸福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哲学心理 > 真实的幸福

投资幸福还是消费幸福

书籍名:《真实的幸福》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推荐阅读:真实的幸福txt下载 真实的幸福笔趣阁 真实的幸福顶点 真实的幸福快眼 真实的幸福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真实的幸福》投资幸福还是消费幸福,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资本的定义是你消费后剩余的资源,你用它进行投资,期待更好的回报。资本的概念现在已应用到了非商业领域,社交资本是我们通过互动累积出来的资源,而文化资本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那么,有心理资本吗?如果有,我们该如何去获得?

当我们在做愉悦的事情时,我们很可能是在消费。香水的味道、草莓的新鲜滋味、按摩头皮的舒服都带给我们暂时的幸福感,但是它们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当我们体验心流时,我们在建构未来的心理资本。忘我、无意识与时间的停止,很可能都是进化在告诉我们:我们正在为未来储备资源。这样,我们可以认为愉悦是生理上的满足,而满意则是心理上的成长。

希斯赞特米哈伊跟他的同事采用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ESM)来测量心流的频率。在ESM中,被试身上佩戴传呼机,实验者会不定时地呼叫他们,他们必须把当时的感觉,正在做什么、想什么,有多投入等记录下来并发送给实验者。他们收集了100万个样本,包括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

对有些人来说,心流是常有的体验,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很少体验或从来没有体验过。在这个研究中,他追踪了250名高心流和250名低心流的青少年,那些低心流的青少年大多是在大卖场闲逛的孩子,他们每天看很多电视;而高心流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他们打球,花很多时间做功课。在幸福测验的每一个子测验上(如自我评价、敬业投入状况等),高心流的青少年的得分都比较好,除了一项:高心流的人认为低心流的人生活比较有趣,他们也希望每天下了课就去逛大卖场或看电视,而不是做功课。不过他们虽然认为眼前所做的并不是“享受”,但他们相信将来会享受到现在辛苦的回报。高心流的青少年日后上大学的比率高,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未来的生活也比较成功。这些发现都符合希斯赞特米哈伊的理论:心流能够建构未来的心理资本。



为什么越来越抑郁


如果满意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什么人们却愿意选择愉悦呢?晚上在面临选择看一本好书,还是看无聊的电视剧时,我们通常选择后者,虽然研究结果一再显示,看电视带来的平均体验是轻度抑郁,但我们还是选择容易的愉悦而不是满意。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每一个富有国家的资料都显示抑郁正急速蔓延,当今抑郁症的比率是40年前的10倍,而且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小。40年前,第一次患抑郁症的平均年龄是29.5岁,现在则是14.5岁。这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因为所有客观的幸福指标都比以前好,我们有更强的购买力、更高的教育程度、更好的营养和医疗设备、更普及的文艺娱乐等,但是人们主观的幸福感却一路走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所有影响抑郁症的因素中,我们对“不是”比“是”更清楚。也就是说,我们知道它不是生理原因,因为我们的基因和激素在40年间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不可能成为抑郁症增加10倍的原因。它也不是生态环境造成的,因为宾夕法尼亚住了一群18世纪从荷兰移民到美国的阿米什人(Amish),他们还保留着当年的生活方式,拒绝汽车及电力等现代设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他们住的地方离费城只有60多公里,但抑郁症患病率却只有费城的十分之一。他们和费城人喝着同样的水,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吃着同样的食物。抑郁症的瘟疫跟生活条件差也无关,因为越富有的国家,患病情况越严重。在美国,黑人或墨西哥裔美国人患病率比白人低,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及白人。

我认为不适当的自尊,受害者心理的蔓延,加上过度的个人主义,可能是造成抑郁流行的原因。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度依赖暂时快乐,每个富有的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创造着通往幸福感的捷径:巧克力、电视、毒品、购物、滥交、商业化的体育运动等。

我在写上面那段话时正在吃面包圈,上面涂了黄油和蓝莓酱。面包圈不是我烤的,黄油不是我搅的,蓝莓不是我摘的,我的早饭都是走“捷径”——别人替我做好了,不需要我有任何技术或付出任何努力。如果我的人生充满了这种容易获得的愉悦,不需要我面对挑战,不需要我发挥优势,我会怎么样?我永远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潜能,永远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挑战,而这种生活注定会导致抑郁。在一切都有捷径的生活里,优势和美德会枯萎,因为我们没有机会去发挥优势和美德。

抑郁症的一个显著症状是自我沉溺,完全不理会其他的人和事,只想着自己的感觉。心情不好其实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对抑郁症患者而言,他只能看到这一点。当他感到悲伤时,他会在心中反复咀嚼这种情绪,并将它泛化到未来以及他所有的行为上,这样做更增加了悲伤的感觉。社会中一些过分鼓吹自我的所谓专家(13)说,人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感觉。于是年轻人全盘接收了这个信息,形成了自恋的人格特点,他们每天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感觉如何。

满意的定义正好与“沉溺于自我感觉”相反,因为它不包含感觉、情绪,不包含自我意识,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满意驱散了自我沉溺,而且满意所产生的心流越多,一个人就越不会抑郁。所以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强有力的方法是:想办法增加他们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他们对愉悦的追求。愉悦很容易就能获得,而满意则需要发挥个人优势,它来之不易,这会成为对抗抑郁症的一个有效方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 曲线的秘密 穷人的商机 穷忙族 清算美国 青梅煮酒论领导 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 一分钟后的人生 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