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小说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乐读窝小说 > 小故事

就这样一直跑下去

时间:2023-08-16 04:25:10

就这样一直跑下去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4:25:10,全文字数:15359。

王海全

河堤、晨跑与写作

春日的阳光从阳台的纱窗中漏过,斑驳地洒在脸上,温暖中有些迷眼。结束晨跑回到家,简单洗漱过后,我换上睡衣,泡上一杯香茗,坐在窗前的竹质摇椅上,拿起刚收到不久的一本杂志,那上面刻印着我的名字。许是看久了的缘故,我闭上眼,将杂志摊开在怀中。

有煦暖的风吹动手中的杂志“哗啦啦”地响,如同我在一篇篇默读上面的文字,与众多的作家在神交。

十多年前,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我,正经历思想的低谷。拿基础和年龄与己相当的人比,我仍停留在原地;与曾经的梦想对照,我一直在苟活。我找不到自己清晰的定位,又看不到未来,开始相信宿命,用寡淡的眼光看待一切。

我很想把过去的生活积累、思考写出来,安顿自己并不安分的心。最初我只是在写故事——准确地说,是在写自己。几个月就写了几万字。当时,对是否要写下去比较犹豫,很想看看读者的反应,便开始往文学网站上投稿,没想到点击率还不错,刚发出几章,网站就要和我签约,于是写下去的愿望愈发强烈。

白天一有空闲,我就把自己钉在电脑桌前,不停地和文字较劲。晚上,为了静下心来多写,很多时候都没回县城的家(我在四川省射洪县柳树镇工作,镇上到县城开车只需要半小时),老婆倒也理解我,只是叮嘱我注意身体。我自己兴头高,又觉得人年轻,根本没有把肠胃不通畅、手脚偶有些麻木无力这些现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多年未见的一个大学同学顺道来看我,惊诧我变了样,像个弥勒,还拿心脑血管健康来劝我。同学的话让我吓了一跳,待她走后,我才几个月来第一次认真照了照镜子:两鬓蹿出华发,肌肉有些松垮,下巴多出一层,肚子大了一圈,活脱脱的一个未老先衰。

真不想在同学眼中是这般模样,真不愿为了写作搞垮身体,我下决心去锻炼、去减肥。

离我工作的地方一公里外就是河堤。前些年,某集团打造中国酿酒生态园,花巨资对河堤进行了重建,对河堤下靠柳树镇这段几公里长的地带进行了园林式的绿化。每次我路过那里,望着车窗外那片葱郁的树林,听着啾啾的小鸟欢叫,都暗自在想:这里真是个养身健体的好?0?2 地方。

河堤临江面的浅滩可见溜达的老牛在悠闲地吃草,间或仰起头“哞哞”地叫;河段中间,由于有江中小岛分流,水势平缓,河里就成了鸭鹅“嘎嘎”扑腾的乐园;枯水季节,江边石头冒顶,踩在上面可清楚地看到水里柔荑般的水草;随着视线向前,江中小岛上芦荻飘摇,绿野成畦,竹林掩舍,炊烟袅袅……好一幅湖光山色、田园风光!

河堤上总有风,或丝丝顺滑、温润入喉,或惠风和畅、衣袂飘飘。穿越那片园林往回走,四季的花香与我同行;有时待走近了,绿树或花草丛中的鸟雀才扑腾而起,仿佛在和我嬉戏一般。这样的景象自然而又亲切、温暖而又抒怀,以至于跑完步我常到江边去驻足远望,偶尔引吭清啸几声,感觉创作激情被打开。

一年后,我被调回县城工作,仍然坚持写作,仍然坚持去县城的河堤上奔跑。

那时,县城的河堤还是1981年那场特大洪水冲毁后重建的,条石砌的护栏、碳渣和碎石铺就的路面,虽显简陋但纵贯县城最东边,上面可以通行汽车。江边到河堤一带灌木丛生,再往外,是卵石嶙峋的浅滩以及江帆点缀、远山倒影下的江水,满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感觉。我基本上沿用了过去的习惯,跑完步后去江边走走。

一个冬日的早晨,迎着扑面而来的浓雾,我走下河堤。杂乱且满地的鹅卵石硌得脚底生痛。离江边越来越近,我分明听到了流水冲击乱石滩发出的声响,江面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闹个不停。浓浓的大雾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透过雾气中的那一丝光,一群不知名的鸟雀在蒸腾的江面上翻飞。我静静地待在那里,直到阳光穿透水雾,远处一只白鹭展翅而起。也就是在那一刻,太阳跳出山顶!

我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所定格,尝试写了一首诗:吐纳、呼吸/夜的黑一点点褪去/迎着扑面而来的迷漫/重叠心中朦胧、稀疏的倩影/朝着湿漉漉的方向/踩着亿万年前的嶙峋/遍拾金黄的柔嫩的记忆……/

感觉思想在奔涌,创作的激情在升腾。

老城区:时光中留存的记忆

那时,站在河堤上往下望,靠近河堤中心区的几个地方,比如圆木帮、盐码头、车路口,还保留着一大片门挨门、壁对壁,穿堂而过的民居。黛色连绵的青瓦、层层重叠的屋檐下,隐隐约约可见蜿蜒的小巷,把思绪带向那看不到的尽头。

孩提时代,这里可说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码头上,不时有货船在这里停泊趸货,搬运工肩挑背扛,路人背包带伞,呼儿唤女……堤干内,去东岸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架子车混杂在一起,排队等着摆渡过河;堤干外,酒馆、茶社、旅店林立,街头巷尾遍布演猴戏的、耍魔术的、摆地摊的……河堤靠城区这面有不少类似城墙的垛子,或孑立独行或左右相伴,向下串接起供人们上下的口子。沿坑坑洼洼的石板路而下,转个弯,探个身,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河堤下住家户的门楣。我和小伙伴们常常瞒着大人,从这片老街穿过河堤闸门,在那些挑夫、背夫以及乘船过河行人的身前身后跑着、闹着来到码头,去河边看那轻舟摇橹一江碧水,去细数天边的江帆远影,去浅滩水草丛中捕捉那些窜过去游过来、色彩斑斓的小鱼……

小时候,我还喜欢去这里的一处院子。院子中间有个天井,天井中间有个花台,种着一棵花椒树、一棵桂花树。天井四周都是房间,在一处向外斜伸着木质格窗的房间里,常常有一个青年男子临窗在那里作画。他画的是油画,各色颜料在调色板中反复碾匀、比对,然后一笔笔勾勒到画中去。他留着略有些卷曲的齐颈长发,穿着背带裤,里面配搭着花格衬衣,作画的表情温暖而专注。他家里满满都是??瘢?谧鸥髦治难А⑽囊栈?ɡ嗟氖椤V灰?悴怀巢荒郑?慌?嗨?氖椋??透?阋豢盘浅裕?⒉环炊阅惴?槔纯矗?皇遣荒艽?鋈ァ?/p>

现在想起,我的文学启蒙之路就是在这里生根发芽的。

从柳树回县城的头两年,我写作进入了瓶颈期。写不下去时,我喜欢去这里寻找灵感,尤其喜欢去靠河堤防洪闸门的那家老酒馆。这是处木板铺面的穿斗结构房屋,通前至后百余平方米,前面是酒馆,后面是供主人住宿的地方。目光所及是残垢得发亮的桌子、有些破损歪斜的长条板凳、四壁张贴着陈旧斑驳的海报。在那略有些昏黄的灯光映照下,那酒柜上一排大口玻璃罐中泡着的拐枣、花椒、柠檬、枸杞酒……透着或深或浅、或红或黄的诱惑。那家酒馆的老板鹤发童颜,他看我的表情总是那么和颜悦色、波澜不惊。很多时候,我醺醺然有了醉意,东倒西歪傍着眼前零碎的月光往回走时,身后才传来上木门板发出的“哐哐”声。就这样一直跑下去

也就是七八年前的一个早晨,我骇然看到县政府的一个通告——疏散防洪通道,改造河堤,河堤一百米范围内的建筑一律要拆除。几天下来,我发现,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因拆迁而影响到他们的起居和心情。一大早,这里有捅蜂窝煤或劈柴生火煮饭的,有小孩在院坝里读书的,有卸下茶馆酒馆门板,开始打扫卫生做准备的。待家家户户煮好饭后,一把竹椅,一碗白粥,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站,谈论周边新闻、社会趣事、哪个街坊生病了、哪个孩子考了一百分、今天菜价几何等等。这样的场景温馨中让人感动,以至于我常常驻目观望,用手机拍下眼前的场景,仿佛在一一为它们送行。

在一个我出差几天后重新站在这片老区

提醒您:因为《就这样一直跑下去》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就这样一直跑下去》在线阅读地址:就这样一直跑下去

12
上一篇:夏日书语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